首页 -> 2007年第2期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桂芳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就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的创造教育因素,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学习创造,学会创造。”因此,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应成为语文素质教育中的主旋律。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鼓励学生联想想象
  
  联想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语文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联想,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如《白杨礼赞》中,作者由白杨树的形态、性质,想到了“北方的农民”,想到了“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想到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驰骋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学习生活中也可经常诱发学生去联想:说到沙滩就会想起贝壳和沙滩的脚印,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从而抒发对天真、纯朴的童年生活的忆念;看到树苗可想到孩子,由园丁想到老师;由丰硕的果实,想到耕耘者的辛勤劳作,精心管理和无私奉献等等。学生若能从具体事物出发,联想开去,思路一定会开阔。如此说来,我们实在有必要为学生营造成一种氛围,一种广阔的空间,一种充满活力的环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丰富的联想,活跃的思路,并具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
  想象是人们在原有感情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想象很丰富、很活跃的时期,想象孕育着智慧,想象孕育着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科学中的实在因素。”在讲授谋文时,教师要设法诱导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这样有助于拓宽学习的知识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把酒颂月、对月怀人的中秋咏月词。教学时,要每个学生在自己的纸上划一个圆,接着启发学生想象:有的也许想象成孩子甜甜的笑靥,由此引发小时候甜蜜的回忆;有的想象成历史的车轮,由此引发哲人的思考;有的也许想象成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由此引发对环境的关注;有的想象成天上的圆月,引发人们想到传统的中秋佳节。
  
  二、倡导学生质疑问难
  
  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必须倡导学生质疑问难,寻根究底。古今中外有成就的科学家和大学者,没有一个不重视“问”和“疑”。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生疑、质疑。教材中的插图、选文都经过许多专家学者的反复审订,无疑是权威,我们对其中的绝大多数内容是要相信的,但相信不等于迷信。要让学生会疑,就应当鼓励学生他们大胆怀疑,主动探索,发现问题,明辨是非,精典散文《荔枝蜜》,当我正在说这篇散文怎样美的时候,一个学生私下说“文中又不是没有缺点。”我于是停下来问他有什么缺点。他说:“文中‘我’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就写得很呆板,你说了我说,一点变化都没有。”我说这确实是一个瑕庇之处,当即对他进行了表扬,并让他对这段话进行改写,借以推陈出新。试想:如果没有这个学生的质疑,也就谈不上对这段对话描写的创新了。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寻求多种答案,不满足于惟一答案的思维,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思维灵活多变,不受思维定势的约束,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沁园春·雪》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可让学生运用分析比较的手法,区分知识的异同点。同样写雪,都写了雪的美,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主要是写苦寒,而《沁园春·雪》却评古论今年,抒发豪情,毫无半点愁苦。身份不同,心情不同,雪景也就不同,在课文之前,还可布置同学们收集其他写雪的文章和诗词加以比较,体会所表达的感情。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的描写,雪给孩子带来的欢乐;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这其中的雪不是给人带来快乐,而是压“青松”的恶势力;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雪给世界带来了美,给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喜悦,表达的是喜爱之情。以上每篇都从不同角度来表现雪,主题不同,作者眼中的雪景也不同,同学们的感悟也就不同。在此基础上,给同学们布置作文,要求同学们以不同的身份,从不同的角度来写雪。
  
  四、训练学生求异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它不受现成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其结果可能已知导致未知,发现新事物、新结论。语文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求异思维能力。例如:“班门弄斧”比喻不要在行家高手面前卖弄本领,有的同学反弹琵琶,认为“弄斧”必到“班门”,因为行家高手才识货,“狐假虎威”不好,但有学生认为,狐“假”虎威对付老虎,保全了性命难能可贵。又如,对“荷花与污泥”这则材料,大家都去赞美荷花,可有人偏来赞美污泥:“其实,污泥更具有令人称颂的好风格。试想,如果不是污泥勤勤恳恳地提供养料,哪里会有美的荷花?尤其可贵的是,污泥总是一声不吭,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劳,就这么默默地奉献着,即使千百年背了个肮脏的恶名,也无意争辩,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啊!”这样的立意真是让人耳目一新。除此以外,像“旁观者未必清”,“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高徒不一定出自名师”,“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有出息”……诸如此类的观点,也都是求异思维的典型例子。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处处是进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好契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设法调动学生好奇、求索、独创、发散思维等学习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其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陈桂芳,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