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入与出

作者:徐东林




  探究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探讨,化知识注入为思想沟通,化单向吸收为多方面交流的语文阅读教学”。它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认知方式和问题情境,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运用多种方法去发现、去探究、去创造。
  研究读书方法是一门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语文课程改革,把方法提到了比知识更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科学的学习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许多前人都极重视读书法。中学语文教材选入的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遇有一时不懂之处,权且放过,继续往下读,往往会获得透彻的领悟。正如朱熹所言:“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一旦豁然贯通,我心无不明矣。”(见朱熹取程颐之意所补《大学》第五章之缺文)宋人陆象山仿佛在给陶的“不求甚解”读书法作笺注,他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见《陆象山语录》)韩愈说:“贪多务得”、“必钩其玄”,提倡一要博览,二要深研。意近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晋人张载也说:“学贵思悟。”学与思结合,是儒家提倡的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南宋陈善倡导的“出入读书法”,我以为是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可借鉴的重要方法之一。
  陈善,字秋塘,淳熙年间豪士,著有《雪篷夜话》、《扪虱新话》等。他在《扪虱新话》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真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这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入,就是要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读书不能深入进去,就不可能理解“古人用心处”,不可能体会书中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明的艺术技巧;倘若读书不能跳出来,又会“死在言下”,成了书本的奴隶。陈善说的这种读书方法,对于探究性阅读很有启发意义。
  
  一、进入文本,自主探究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须要阅读主体直接进入作品,独立自主地探究与发现。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探究性阅读中,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思路让学生自主寻找、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在自主阅读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以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阅读方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阅读,从被动的阅读中解脱出来,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从中获得自主阅读的基本方法,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逐步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
  自主性是主体性的一个重要品质,自主性又往往与学生独立的个性特征联系在一起。学生具有独立性的巨大潜能,其思想认识的主观性、情感支配的自我性、个体知识的差异性等,决定了独立行为的可能性。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充分展示着阅读的个性特征,这是主体自主展示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没有个性化的阅读,就没有独立性的体现。因此,探究性阅读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学生将知识主动地纳入自身的认知结构,把作品的情感主动融入自身的想象,并产生“移情活动”的内化过程。它是将客观现实转化为主观感受与体验的心理过程,这种心理过程则是学生的主动探究。教师应当提供多种可能,来帮助学生实现其心理的内化过程。不应以固定的结论取代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感悟,不应以统一的标准取代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见解,更“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真正作为阅读的主体亲历探究阅读的整个过程,从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惟有如此,方才能够“见得真切”。
  
  二、跳出文本,多元探究
  
  探究性阅读是一种挑战性阅读,“探究性”本身就是对未知的、有一定难度的知识领域的挑战,也是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挑战。探究起源于疑问,“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有思索,才有尝试和创新。创新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的求异性,求异性思维就是一种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性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通过对同一问题探求不同的甚至是奇异答案的思维过程,求得对问题更全面、更完整、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求异思维训练的目的,是在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广泛、更深层的问题。运用求异思维于探究性阅读指导,能有效地利用教学中的知识信息,激发阅读主体探究问题的兴趣。
  引导阅读探究,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出疑问,善于根据探究性阅读的目标、阅读内容,恰当地布置问题情景,精心设计问题思路,适时启动问题的展开。问题,就是矛盾,就是疑难,不展开,就不易发现问题,所以,朱熹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教育心理学认为:“创设‘问题情景’,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不协调——探究——深思——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协调’必须要设置疑问,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的知识基础之中,在他们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另一方面,教师更应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对教师提问的模仿中学得质疑的方法,运用自己的阅读积累去自主地阅读,提出在认知活动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必然会产生一种困惑和探究心理。这种心理状态能驱使学生积极思维,调动自己的信息储备去求新求异。即使这种标新立异不一定完全正确,也应允许他们从尝试错误中发现真理。并进一步提出更加新颖的、多侧面的、不同层次的问题。学生在摆脱教材束缚,从敢问到多问、善问的过程中,培养自己思维的多向性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在探究性阅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提出的问题,无论是大的、小的、深层的、浅层的,教师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妥善的处理。还要积极鼓励学生既要深入阅读材料,又要跳出阅读材料,针对教师讲解分析去进行评判性质疑,面对教材权威地位去进行挑战性质疑,为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和探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善入善出,实践探究
  
  探究性阅读乃是一种综合实践性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学生有尝试探究的需要和愿望,在探究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和发展其探索心理。“要让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还要“用得透脱”,解决阅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写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懂得实践出真知,并注重学以致用,颇为后人称道。鲁迅先生也一向主张“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陆机在《文赋》中所说的“缘情”,就是将“情”与“物”相联系而说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心物交融”,说“情以物兴”,“物以情观”。龚自珍在阐述创作者与鉴赏者进行艺术体验过程时,也提出了“善入善出”。这些都与“出入法”一脉相承。读书要钻入创作或欣赏对象中去,对其揣摩透彻,烂熟于心。又要在文本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处,融入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感悟,达到超越文本的境界。不以物为主,就入不深。不以心为主,就出不来。既善于入又善于出,才能实现“心物交融”。叶圣陶先生认为这正是语文教学要把握好的两个方向:一为外求,以物为主,通过反复的阅读和思考,真切地把握其中的精神世界;二为内求,以心为主,深入反思内心世界。达到作者与读者两个世界的沟通和互动,才是探究性阅读教学真正的出入法。
  学生阅读探究,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多学科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实践来获得体验,发展认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采用多种探究性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探究实践中学会探究。学生揣摩凝练生动的语言,体会作品遣词用句的精妙,探究不同文体在词语运用、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的殊异,在反复探究品味中,吸收其语言精髓,从而感悟文章丰腴的神韵。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和信息,对作品主题作多路思考和深入探究,对作家思想观点进行再评诂、分析和大胆质疑,论证并完善自己的观点,把握文章的深刻主旨和丰富内涵。在学生具备一定探究能力的基础上,还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去进行探究性阅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真正体现“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课内外的联系,不仅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陈善根据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来的出入读书法,其精神实质是告诉我们要活读书,消化吸收书中营养,不能囿于课本,食书不化。读书既要认真钻研,又要将书本知识为我所用。运用此法于探究性阅读教学,就应引导学生既能进入文本之中,把学思、学问、学创、学用结合起来,以其强烈的阅读需要和兴趣,丰富语言和生活积累,获得深层的感悟和体验。又能跳出文本,打破传统的“接受式阅读”的思维定势,“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以“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独立、自主、创造的探究活动,获得知识、能力、情感与意志的更好发展。教师应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和活动机会,“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探究性阅读教学在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开展交流、对话的过程中,视界的交接、冲突、介入与融合,构成一个“互动”的探究阅读教学群体,使探究性阅读真正成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读、自解、自悟、自品、自得的学习活动过程,并随着探究实践活动的不断展开和自主探究经验的不断积累,逐步走向阅读的深刻与成熟。
  法国作家左拉说:“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探究性阅读,既以书本为凭借,又不为书本所绳墨,因其辞而得其神,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徐东林,教师,现居河南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