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三步曲

作者:刘卫华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动天地,泣鬼神,莫近乎诗”,我们的先哲早在两千年前就意识到诗歌神秘而伟大的力量。两千年来,诗歌滋养和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余秋雨先生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目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断的长廊。”如何继承这些经典诗文,继续营造连绵不断的“长廊”,是语文学习的大事。然而,由于诗歌内涵丰富,情感含蓄,析理深刻,风格迥异。学生欣赏起来往往意犹未尽,不可透悟;加上部分教师误认为诗歌教学不过是让学生背诵、积累,致使学生如入五里之雾,甚至读不出其中的韵味。
  如何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呢?在实践中,我采用“三步曲”教学法,轻吟慢咏,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王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前奏曲
  
  诗歌是主观性最强的艺术,它使一切生活的影子浸泡在或者映照在情绪的流波里,是诗人自己独特的情感宣泄。学习诗歌决不能脱离作者与时代去凭空解读作品本身,否则很有可能对诗歌原意的理解造成误差。因此教师在教授一首诗歌之前,首先应布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培养他们初步的搜集信息、辨别信息和梳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诗歌时,教师可采用学生汇报信息、教师补充资料的方式来“知人论世”,包括作者的情感身世、写作风格、作品的时代特征、风俗环境、政治因素等。尤其应注重诗人的重大经历,如同样是杜甫所作,为何《望岳》和《春望》风格迥异?这与他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他年轻时与李白交友,又随父出游,所以早期作品《望岳》风格近似李白的豪放,胸怀宽广坦荡,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而后科举失败,仕途不顺,颠沛流离,加之社会动荡等,他的性格发生巨大变化,于是他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命运,这样的背景下产生了《春望》、《三吏》、《三别》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优秀诗篇,形成他沉郁顿挫的试风。同样,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如果不受干扰,志向不受阻,他也不会有《登飞来峰》这样富有哲理的诗;若不了解背景,就无从明白“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含蕴,又何谈对其感悟。
  
  二、主旋律——根据诗歌特点读懂诗歌
  
  诗歌的特点有三:抒情性、形象性、音乐美,三者完美地融于一诗。那么我们如何抓住这样特点赏析诗歌呢?
  其一、抓住诗歌极具形象性的特点,通过诵读联想而体味它的抒情性。诵读是诗歌学习的重要环节,“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反复的诵读中,联系作者的生活、自己的生活,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存展开联想,把诗歌内容构想成画面。在画面上去体会:空间的辽阔、静景的描绘、动态的勾勒、色彩的点染、线条的活力。然后随画面步入诗境,达到与作者心灵的相通,情景的交融,自然作者的那份情、那份意及其诗歌蕴涵的感情也就得以心领神会。
  其二、正确理解诗词中比喻、拟人、夸张、象征的内涵,准确地把握诗中形象而体会诗歌的抒情性。如《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其中的“浮云”并不指天空漂浮的云,在此作者是用典,那时两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比喻为奸邪小人挑拨离间,使皇帝受到蒙蔽而疏远贤臣,如李白诗中“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意思是离开长安是皇帝听信了小人谗言。那么在王安石诗中“浮云”指的是阻挠他变法的人,“最高层”也并非本义,应体会其比喻义。
  其三、从诗歌语言的凝练精辟(即“音乐美”)这个特点出发,抓住对关键词句的理解,体会作者的用心和用意,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抒情性。《十五夜望月》中句子“中庭地白树栖鸦”写中庭月色,在明月之下,诗人思深情长,却只用“地白”二字就给我们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
  
  三、尾声曲——积累中提高
  
  读诗要在积累中提高诗歌的欣赏能力,积累可由量变引起质变。贵在比较中积累,在比较中提高。比较时,可以是同一作者不同主题比较,如李清照少女时代的《如梦令》,婚后的《一翦梅》;晚年的《声声慢》。再如杜甫的《望岳》与《春望》等;也可以是同一主题不同作者的比较,如杜牧的《泊秦淮》和杜甫的《春望》;也可以是同一作者同一主题比较,如杜牧的《泊秦淮》、《江南春》;杜甫的《春望》、《石壕吏》,通过比较,对每首诗歌的内容、主题、表现手法,就会有更集中、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视野也打开了,读的多,理解力自然增强,赏析诗歌就自然有了门道。
  另外,诗歌最初是以歌唱的形式出现的,我们还要学会用“心曲吟诵法”背诵诗歌。在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基调的情况下,如果读到心里,过滤、沉淀,再从心灵深处传唱出来,那便对诗歌的欣赏、体味又上了一个台阶了。
  
  刘卫华,教师,现居山东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