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浅谈生活化作文教学的途径

作者:傅雪丽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中明确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标的界定,明确了写作是个体生命的精神现象,不应该异化为对学生外加的一种负担;写作是个体抒写对生活的真切感受,而不应该异化为应试教育的得分手段。在这样的引领之下,写作教学就是让学生走进生活,还学生以文字自主的权利——“以我手写我心”。
  (一)引导学生以生活为本源,再现生活的真实底蕴
  多年来僵化的应试作文教学导致了整个作文教学过程的模式化、庸俗化和虚伪化。基于对这种现状的反思,近些年来语文教育界强烈呼唤作文教学要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生活化”作文教学的提出,首先是源于对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思考,“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基本命题。生活教育,也就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之需要而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可以化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具体。“生活化”作文教学是在作文教学领域对生活教育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探索。叶圣陶先生的“以生活为本源”,从目的观上来看,是语文教育必须为了生活,服务生活,摈弃“应试至上”。叶老尖锐地指出旧的教育只能把学生养成“活书橱”、“人形鹦鹉”,“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语文这样的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但现今的作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远离生活,培养了众多的“人形鹦鹉”。学生中虚假作文的现象相当严重,“造文”现象极其普遍,很少有学生从生活的经历中去选择题材,作文时常常脱离生活现实,拔高自己,也不管文章里有没有自己的生活。因此,回归生活本源首先就是要从命题上贴近生活,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挖掘素材,要求学生用艺术的真实来表现生活的真实,而不是要求他们说些大道理,表现些空泛的情感。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让学生为表现所谓的高尚和坚韧而使千万个家庭破裂,万千个人伤残。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原来有那么多富有情趣的素材,生活本身就是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二)引导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回归情感的本真态
  《语文课程标准》主张:“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注重个体生命对生活的原生态的刻骨铭心的体验和感悟。而应试作文教学所产生的一个结果就是学生作文大多缺乏真情实感,多的是空泛的口号,少的是内心真实的感受。对于一篇作文来说,最能引起他人感动和共鸣的,实际上只是作者灵魂深处的那些东西,假话、套话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所以,作文教学要让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回归情感的本真态,让学生不再为编造虚假故事,抒发虚妄感情而苦恼。
  情感的真源于生活的真。生活中最琐碎的事情也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在我们的周围,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发生,所以,要想抒发真实的感情,就应该及时抓住飞逝而过的生活片段。生活中的一些小事,看来微不足道,却往往有着强烈的力量,使你的心灵为之震撼,情感为之波动。它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去体味,用笔去书写。也正因为它来自本真的生活,所以它显露的是人性的原初面貌,呈现的是真实的人际关系。因此,只有生活的真,才能诱发内心的真,只有内心的真,才能促使情感的真。
  (三)引导学生丢弃语言的面具,自觉追求个性化语言
  个性化的作文语言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作文主体生活的个体性、情感的丰富性、思维的独特性。个性化的语言首先要求语言的个人性,众所周知,真实的个体生命之间是充满形形色色的独特性与差异性的,只有发自作文主体内心的,属于自己、属于个体生命的活的语言,才是最具有个性化的别致语言,才是有呼吸、有脉搏的活生生的语言,才是别具一格的、能以独特的人格魅力打动人的语言。这样的语言与那些公式化的语言相比,可能显得比较幼稚,但它更能体现出作文主体对生活、对生命的独特体验,更能突显出作文主体顽强的生命力。其次,追求作文语言的个性化,还要突破传统的文体观束缚,即不受体裁及题材的限制,服从于个体尽情表达生命体验的需要。传统的以文体为类别的作文训练束缚了学生挥洒语言的能力,学生在行文过程中,时时以文体对语言的要求来限制语言的自由表达,最终导致学生作文个性化语言的丧失。所以,语言的个性化势必要求淡化各种文体间琐碎的语言分类,使作文主体能够不受文体的束缚,从写作的需求出发去组织作文语言,去抒写作者情怀。
  我们说“作文就是做人”,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不难想象,一个在作文中常常写假话、空话、套话的人,生活中会是怎样一个人?很难想象,一个虚伪的人能够写出催人泪下的作品,一个只会堆砌各种政治口号的人可以赢得他人内心的共鸣。所以在初中阶段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从“生活化”的角度来优化作文教学,赋予作文教学以生活的灵性,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它既是改变作文教学现状的需要,同时也是培养人的需要。
  
  傅雪丽,女,教师,现居浙江诸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