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语文课堂教学中问的艺术

作者:于兴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节语文课的优劣成败,与教师能否成功地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课堂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更是精妙的教学艺术。教师若不谙熟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会成功的。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找出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抓住契机,找准“最佳切入点”
  
  所谓“最佳切入点”,就是围绕语文的课堂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征和学生实际而选择导析课文,高效低耗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入手处。“最佳切入点”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最好着眼点,是直奔教学目标的捷径。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抓住它就会产生“触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 “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再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两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二、标新立异,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或公式化,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如果设置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具有新异性,则会使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的期待心理,继而对求解的思维过程和结果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过程。“不协调”必须设置疑问,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学生的注意、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这个道理。例如于漪老师在教《孔乙己》时,课一开始就造成两个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根据鲁迅朋友孙伏园先生回忆,鲁迅在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为什么他最喜欢《孔乙己》呢?孔乙己是怎样的形象?鲁迅先生是怎样以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形象的?深入理解课文就能得到答案。二是《孔乙己》描绘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究竟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学生们急于想找到正确答案,学习的积极性高涨。这是于漪老师运用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典型一例。
  
  三、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层次
  
  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经过努力得到解答,他就有了成功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又会成为转入新的学习的动力。如果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使他们产生为难情绪而挫伤其学习热情。只有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个别差异性分层次提问,量体裁衣,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才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者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问答山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者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劲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者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请看,这样一组从易到难,
  环环相扣的设问,在教者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大力推行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教师应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积极探索,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提出各自关注的问题,以“问”定教学日标,以“问”来组织教学。并善待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要遵循渐进原则,让学生的问题意识经历“想问、敢问、乐问、善问”的发展阶段。
  只要我们掌握了科学的提问技巧,合理提问,激发兴趣,积极评价,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创新,使学生真正悟透疑点,就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于兴元,教师,现居甘肃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