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语言材料的积累

作者:文远乔




  众所周知,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任何一门技艺的形成,都离不开知识的积累;任何一项伟大的发明与创造,也都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可见积累知识在人类历史发展史上的重要性,也难怪有人说:不积江河,无以成大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同样,学生的语言学习也需要积累。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积累并储备丰富的语言材料呢?
  
  一、指导学生端正积累的思想,树立信心,解决为什么要积累的问题。
  
  语言材料的积累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在短期内是很难看出它的功效的。因而要求积累者在积累的过程
  中,端正思想,树立信心,相信自己在经过积累后一定能写好作文。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才能最终达到质的飞跃。在这一阶段,老师要或比喻,或引述事例,或结合事例讲清积累的目标,积累的好处及积累的重要性。
  
  二、指导学生积累的内容与范畴。
  
  指导学生在端正思想树立信心以后,填写作文写作病历卡,语文学习病历卡,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写作和学语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有计划、有目的地积累,杜绝积累的盲目性、机械性、无效性,从而使积累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积累的内容可以是学生日常学习中最容易读错的字,最容易写错的字,最容易理解错误的词语,最易弄错的标点符号的用法,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最常见的写作手法,最吸引人的文章标题,最吸引人的文章开头、结尾,最巧妙的过渡,最优美的词、句、段、篇,包括最优秀的文章评语等。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积累,学生的作文写好了,得到了老师、家长的表扬,学生的考分增加了,得到了亲友的赞赏,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尝到了积累的甜头,还愁做不好吗?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积累包罗万象的其它知识,借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保持学生旺盛的积累兴趣,学生有了积累的兴趣,还愁积累做不好吗?
  
  三、指导学生掌握积累的方法。
  
  1、教会学生观察。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并写观察日记,是帮助学生积累材料的主要途径。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器官观察,眼、耳、鼻、舌、手齐头并进,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正面、侧面、反面),带着感情,有意识地观察,观察要有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中间到两边等。观察时要联想(相似联想、相关联想、推测联想),观察时要有比较,多给自己提问,多问几个为什么。观察后要有所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哪怕就是三言两语,记下自己瞬间的灵感,以备后用。对于以上的阐述,我想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在所有文体的训练中,说明文是最难的,往往让许多学生摸不着头,写记叙文,他可以写身边发生的事,身边的景,写议论文他可以发发牢骚,或者叫“少年不知愁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但让他写说明文,他就摸不着头,不知道写什么了。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学生缺少观察,没有掌握观察的方法。怎么办呢?比如,指导学生作文《钢笔》,先指导学生从钢笔的外形,颜色、大小、型号进行观察,后指导学生打开钢笔,观察它的结构,材料,思考其功能等,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变换角度或换成别的方式进行观察。
  (1)假如你心爱的钢笔丢失了,你要找回你的钢笔,你该怎样写一则寻物启事,是不是可以把钢笔的一些特殊记号,甚至丢失时钢笔里墨水的颜色是什么都写明?
  (2)假如你是钢笔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你向钢笔技术开发小组陈述你的设计方案,你该如何介绍你的钢笔,是不是要突出生产的材料,材料的性能以及有关钢笔市场的预测?
  (3)假如你是一个钢笔推销员,你向顾客推销你的钢笔,你是不是要突出钢笔的价廉物美,以及与同类产品的优势?
  (4)假如你要向从未使用过钢笔的唐朝人推销钢笔,你又该说些什么呢?除了上述内容以外,你是不是还要向他介绍如何使用钢笔,如何保养钢笔的呢?换个角度观察,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为学生的联想,想象插上了翅膀,为学生的观察融入了情感,学生尝到了观察的甜头,还愁积累做不好?
  2、教会学生阅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是帮助学生进行语言材料积累的重要途径,如何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呢?
  首先,应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进行思考质疑,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阅读质量。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质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意文章的标题,例《我的老师》这个标题,指导学生提问,我的老师是谁?她是什么样的人?“我”和“老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的质量。
  (2)注意寻常中的不寻常之处。例:《白杨礼赞》指导学生提问,随处可见,普普通通的白杨树,是那样的平凡,那样的不起眼,究竟什么地方值得茅盾这样的文学大师去礼赞呢?这种质疑,既能既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能使学生阅读理解更深入,更透彻。
  (3)注意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内容。例: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出现的4次背影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对文章的主题表达有什么样的作用?
  (4)注意文章内容与常理有别的地方。例:《鲁迅自传》概述鲁迅回国后的工作经历:教员→教务长→校长……我们平时讲做事要脚踏实地,要专心致志,那鲁迅为何总是“跳槽”呢?如果指导学生抓住这些看似与常理相背的内容质疑思考,阅读不就增加了广度和深度了吗?
  (5)注意比较。比如:同是《最后一课》法国都德与中国郑振铎的作品有什么异同,同是海燕,高尔基与郑振铎又有什么不同的见解。
  其次,指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对文章语言的感受能力,可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同义词的选用,反义词的配用,动词、形容词的准确选择以及词语的活用等。
  (2)注意文章语言的音乐美,从诵读中提高对语言的感受力。
  (3)注意文章句子语序的常与变,形体的长与短,组织的松与紧、结构的整与散,语态的主动与被动等。
  (4)注意文本中常用修辞手法的辨别及其作用。
  3、在指导学生能对文本进行高质量阅读的基础上的,指导学生摘抄。为了帮助学生做好摘抄,针对以往对摘抄本收集的信息不方便使用,不方便翻阅,我为同学们设计了“课外阅读登记卡”,要求学生认真如实填写,把阅读与摘抄,摘抄与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格式大致如下:
  课外阅读记录卡
  序号
  学生姓名 班级阅读时间记录时间
  读物名称 字数(大约)
  作者 读物出处 读物体裁
  这份读物的主要内容
  阅读这份读物我最大的收获是
  在阅读过程中我认识了几个生字词,分别是
  读物中给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优美词句及原因是
  4、指导学生分类积累,使学生积累既有深度又有广度,例如:同是人物描写:有人物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不同的人物有不同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指导学生分门别类积累,更方便学生日后查阅及使用。
  5、开展丰富多彩的积累活动。如:词语接龙,同类词、句、段对举,不同词语间想象连结、背诵比赛、讲故事等。
  
  四、检查与交流,个性展示,加强督促。
  
  人的天性是贪玩的,更何况十三四岁的少年学生?因此,对积累加强检查的督促显得尤为重要。在积累一定时间段后,首先要求学生自查自省,填写好自查表,其格式如下:
  学生课外积累自我评价的反省表
  序号
  学生姓名 填表日期
  我认真地回顾了从月 日到 月 日期间阅读过的课外读物和记录卡,发现我总共阅读了份读物,合计 字左右,我的收获还真不少。
  在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方面,我的绩和进步主要体现在:
  (2)之所以会有上述成绩和进步,我认为是因为:
  (3)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有一些需要改进和克服的问题:
  (4)我对老师和家长或同学的希望和建议有:
  (5)最后,我想告诉大家:
  其次,老师安排一定的时间对学生的卡片进行展出,学生自由参观,写下自己的体会、收获,为下一轮积累作好准备,使之形成良性循环。如此,还愁积累做不好么!
  
  文远乔,教师,现居贵州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