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泪珠与珍珠》一处疑难解析

作者:宁大清




  高中语文第三册中的《泪珠与珍珠》是一篇自读课文,为台湾著名女作家绮君的作品。这篇课文虽为自读,但细品其文,层层探析,会发现此文从最常见的泪珠入文,揭示的却是蕴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朴素而深刻的哲理,是一篇十分精巧的哲理小品。在品读此文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了一个极其细微但却耐人寻味的问题,值得探究。
  这个问题涉及到本文的线索句。贯穿全文的线索句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这三次分别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
  1、我读高一时的英文课本,是奥尔科德的《小妇人》,读到其中马区夫人对女儿们说的两句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全班同学都读了又读,感到有无限启示。
  2、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洗出来,难怪奥尔科德说,“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了。
   3、那时,他们满怀感恩的心,是最最纯洁真挚的。这也就是奥尔科德说的“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的境界吧!
  细心的同学发现,三处基本相同的句子,但文末处由前两处的“流多”变为了“多流”,语序颠倒,是作者无心弄错还是另有深意?此问一出,层浪叠起,有的学生说是作者无心,有的学生说是作者有意,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其实要看这二者的差别,还得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说起。
  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由11则关于眼泪的材料组成,而这11则材料全靠上述三处线索句串连,对这11则材料整理归类,会发现全文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大意可概括为“少女不识愁滋味,因喜佳句觅‘泪珠’”;第二部分,大意可概括为“饱经忧患识真愁,方识‘眼枯见骨’痛”;第三部分,大意可概括为“泪血分担罪与孽,信徒感激涕泪零”。这样将文中众多的材料分类梳理后,我们会清晰地理出全文的思路,文章三部分一共写了四种眼泪:少女不知愁所觅之“泪”;饱经忧患之泪;担世人的痛苦与罪孽之泪;信徒们的感恩之泪。这四种眼泪在文中的文意是层层递进的。
  教参认为由以上四层内容构成的文章是抒写浮居台湾不得归根的乡愁之作。而综观全文,会发现这种说法很大程度上是断章取义,因为文中写到乡愁的只有第五段关于“老兵探亲”这一段文字,文章用了大量文字写到乡愁之外的眼泪。研读全文,会发现作者意在通过这四种眼泪层层递进地揭示关于泪珠的哲理内涵。文章在第九段说:“可见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文章的题目是“泪珠与珍珠”,但文中几乎所有的文字都是在写泪珠,而真正提到珍珠的只此一句。正是这一句,作者揭示了文题“泪珠与珍珠”的形神关系:这泪珠,也就是流泪的过程,其实就是人生成长、境界提升的过程,少不知愁,饱经忧患,心念他人,懂得感恩,这四种境界层层提升,也是人在成长过程中思想和认识的升华,这种心智的成长和升华,不就像那一颗颗历经磨砺、苦痛才形成的晶莹璀璨的珍珠吗?行文至此,可以更加明晰地看出本文根本不是什么抒写浮居台湾不得归根的乡愁之作,而是一篇意蕴丰厚的哲理散文:本文的泪珠,只是人生种种经历、磨难的象征,这些经历、磨难,历经岁月的珍藏,变成了滋养我们心灵的珍珠,变成了滋养我们人生的永恒财富。种种泪珠飘落的过程,也是我们步步成长、成熟拥有心灵珍珠的过程。
  弄清了文章的内容与主旨,文章开头关于“流多”与“多流”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词序颠倒,并非无意,实属有心。回归语境,回归全文,回归主旨,前两处的“流多”,一为少女不知愁之“泪”,一为饱经忧患之泪。少女愁情,任意挥洒,岂能自禁?忧患要来,打击要来,谁也不能预料,谁也无法阻挡,只能选择承受,选择战胜。因此,此两部分的“流多”,“被动”的意味多些。而文末的“多流”乃心念他人之泪,感激他人恩德之泪,正因为我们经历了人生众多的忧患,才更懂得用眼泪、鲜血甚至生命去承担和解救他人的苦难,这种付出应是主动的、发自内心的,正如文中所说“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只有一味的付出,而没有对这种付出的回报、感激和感恩,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感恩。”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夸张,但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智慧品德。有研究表明,在正面激励因素中,感恩被认为是培养道德良知、增强人格魅力和提升成长力量的最好催化剂。所以文中作者将感恩的眼泪作为最高境界,也就不难理解了。佛教徒对观音、对耶稣感恩,而生活中的我们更应学会对同学、对父母、对师长、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感恩,这样的泪理应多流、主动地流,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我们的世界才会更加美好!
  这两种句式在文中出现看似陌生,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是比较常见的。比如“我流了很多汗”“你要出去活动活动,多流点汗才行”。比较这两个句式,你会发现:“我流了很多汗”是不自禁地、被动地,而“你要多流汗”更侧重于主动地流汗、方对自己有益之意。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白了,文中“流多”与“多流”,语序只是简单的颠倒,但却是文章主旨的自然升华。作者层层铺垫,水到渠成,悄悄颠倒,不着痕迹,但却匠心独具,可谓妙极!
  
  宁大清,教师,现居湖北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