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再读《背影》
作者:孙荣峡
一、望父之背影,感知为父之清苦
从选材上讲,《背影》另辟蹊径,一反诸家之常态,选择了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全力抒写父亲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绝。除文章开头的点题之外,全文共描述看到父亲的三次背影,两实一虚。第一次,作为父亲,在儿子的心目中是多么的熟悉,他的音容笑貌,无不了如指掌。然而当父亲送别时,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却深深打动了儿子的心灵,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受,掉下了激动的眼泪。第二次是父亲离去时,这一背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找不到了,犹如电影中画面那样慢慢淡出,影愈淡而情愈浓,人愈远而情愈近。第三次是虚写,从信中得知父亲困顿的际遇和颓唐的心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浮现出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它将成为“我”终身难忘的定格画面。
望父之背影,使儿思绪万千,往事历历在目:父亲少年外出谋生,东奔西走,独立支持,但老境颓唐,使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自然也往往触他之怒。可见,父亲当时正处在丧亲,失业,典卖,借钱这样的“祸不单行”的境遇。然而,即使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爱护着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父亲一面沉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一面深爱着自己的儿子,由此看来,不论过去还是现在,父亲总是家中的一根大梁、一座靠山、一棵大树、一把主心骨。他含辛茹苦,忍辱负重,独撑门户,保护这个家庭。尤其是家处逆境或偶遇“大事”,父亲总是责无旁贷地拿个主意,想个办法。但父亲往往都是把自己的哀愁与苦闷、艰难与困厄、抗争与奋斗都内藏于心。可见为父之艰辛,为父之清苦,为父之不易。
二、听父之话语,感念为父之情真
一般情况下,与母亲相比,父亲的言语不多。本文紧紧围绕父亲送“我”上车过程中说的四句话,这些朴实而简洁的话语表达一片爱子真情。这四句话是: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4、进去吧,里边没人。并不是说,在分别的那一天,父亲就只说了这几句话,可能还有许多,但这几句话是真情的流露,所以作者特意把他记下来。这四句话,语句简短,内容朴朴实实,但让人体会到的却是那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慈母般的父亲对儿子的真爱。“不要紧”是对儿子的宽慰,“他们去不好”是说教别人去不放心,“买橘子”是怕儿子在路上口渴,“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是担心回来后找不到儿子,还怕行李丢失,“到那来信”是不放心儿子是否一路顺风,完全到达,“进去吧”是不让儿子送他,“里边没人”是为了照看行李,这些话语中蕴藏着多少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情怀。
三、忆父子流泪,感悟父子之情深
文中紧紧抓住“我”四次流泪的过程,体会“我”对父亲的怜爱之情,让大家明白父亲的背影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第一次流泪是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的情况下,“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淡的哀愁,给整幅画面敷上了惨淡的衰败的哀伤的灰冷色彩,从而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几的基调。正是因为这样的家境中,下文买橘子时的“背影”才尤为动人心魄。第二次流泪是“我”看见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作者当时是20岁的人了,上文几次写到自己对父亲的行事不以为然的心理,而现在“我的眼泪很快的流下来了”正是因为这背影太感人了,这种父子间的感情是十分动人的,用亲子的感情最能有力地烘托父亲的爱。这一笔特别富有强烈的感染力。当时作者想到的一定很多,但是一概不写,只用眼泪烘托这感人的背影。
第三次流泪是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我的眼泪又来了”。因为作者对父亲已有了深切的理解,这一次的分别就感到怜惜、惆怅、依恋,这就更增添了背影的感人力量。第四次流泪是在文章的结尾,泪光中再现背影。这时流泪,是伤心泪,寄托了儿子对父亲的深沉的思念,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
综上所言,本文通过望父之背影,听父之话语,忆父子流泪三个层面的描述,使儿顿悟父亲的爱心,也引起读者都联想起父爱,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动了,心灵净化了。真不失为一篇解读父亲的上乘之作。
孙荣峡,教师,现居甘肃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