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亲切的金子》的主题色彩
作者:刘 斐
相比其他的韩国影视剧,《亲切的金子》里面没有唯美的爱情故事的浪漫,更没有情色片以吸引更多眼球的噱头。它完全采用了一种写实的手法,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失足少女含冤入狱之后的复仇和自我救赎的心理过程。故事的主人公金子——一个普通的甚至是有点“坏”的花季少女引领着我们走进真正的韩国的现实生活,让我们体悟到生活、情感的原生态。
影片采取了插叙和顺叙两种方式,直到插叙将所有必要的背景和前提都交代清楚之后,顺叙才成为了影片的主线。
影片的结构使得观众直到最后一刻甚至是看完之后在思考中才完全明白故事的缘由,我想,这正是导演的想要的结果,或者说导演达到了想让我们思考的目的。
金子的父母在金子读初三的时候就离婚了。金子开始了和新的妈妈一起生活。临近高中三年级暑假时,金子离家出走了,她害怕一个人生活,所以经常叫来同学一起喝酒一起住。在教堂里认识的、有点暧昧关系的男生也经常来看金子,两个人自然而然成了男女朋友关系。后来逐渐发展到酒后发生性行为。
金子为了找住处到处给认识的朋友打电话,却四处碰壁。她想起了读高中二年级时认识的一个老师——作为实习老师教过她们的白翰相。白老师好像特别理解孩子们,尤其是对不良学生们的心理。每当发现金子在卫生间抽烟,他也只说一句“不要抽洋烟”,然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走开。金子衣服穿得非常暴露,他也不像其他老师那样狠狠地整她,而只是开开玩笑说“看来你的大腿又粗了呀”然后没事一样走过。他结束实习回学校的时候对学生们说:“我就像亲兄弟姐妹一样爱你们,将来不管什么时候,发生什么为难的事都记得和我联系吧。”
然而,故事的事实是:这位“好心”的白老师杀死了绑架来的小孩子朴元茂,并嫁祸给了金子。为此,金子付出了她正当青春年华的十三年时光——她入狱了。
导演把这些小故事作为一个个小的故事单元以插叙的方式穿插在以金子出狱之后的生活为主要线索的故事之中。并且,只有看完了整部影片后,这些小细节才能完结成为小故事,使得整个事件变得明朗起来。
主演是“氧气美女”——李英爱。她完全没有《大长今》里的“长今那么可爱动人,这次扮演的是一直追求“救赎”的人——虽然所有的人都称呼她为“亲切的金子”。
主线索被几个人物割裂开来,成为几个部分。这几个人都是金子在监狱认识的:政治犯高善淑——她弥留之际送给金子一本《法句经》,书的背后画的是手枪的零件图,金子就是拿着那把手枪最后向白老师射击的;抢劫犯牛少英——替金子制造手枪的人;牛少英——监狱的老大,正因为有了她,没有人敢欺负以金子为首的那个牢室的人,所以金子没有受到伤害;通奸犯吴秀姬——她的银饰店替金子打制了奇怪的银饰镶嵌在手枪上。在监狱里,金子没有受到欺负。这是导演精心设置的,也是影片感人的魅力所在。
世界上大善大恶的人不是很多,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处在“善”与“恶”之间,无论这个“善”“恶”占本性多少比例,人们都不敢完全肯定的说自己是个“善人”,是个“恶人”,只是在某些需要人们作出判断的时候,人们才会偏向那个原本属于自己本性的那个方向。正是如此,人们很难定义一个人是不是好人。金子在出狱的时候,打翻装有豆腐的盘子,是在暗示着她不要“清白”的做人,她要救赎自己。金子在年轻的时候犯过大错误,所以她会去赎罪。虽然要杀人,但是因为是要赎罪,所以是可以原谅的——其实杀人和赎罪并不矛盾,不是吗?
影片对人性有着深刻的刻画。比如:一心想要手刃凶手的那对夫妇,虽然遭受到了孩子被绑架最后被杀死的灾难,但是当面对凶手,却没有勇气去杀死他,几乎所有人都能接受受害者手刃凶手的。他们不必考虑法律或者是社会舆论,因为在场的警督没有反对他们却给与了在杀人上的“技术指导”,但真正要拿起刀去杀一个人的时候,想到的就不是这些了。他们面对的是自己的良心,虽然面对一个良心泯灭的人,自己仍然没有勇气去做那个“勇士”。
白老师的死也并非金子动手,很意外。但是,金子在最后向尸体开枪了,可以说,金子还是没有勇气,她没有杀死白老师。估计这个也算是对自身的一种救赎吧……
影片不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黑白的,那些被杀死的小孩子的小玩物在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和五彩的颜色——那个红色的珠子的名字是“大魔王珠子”,是当时流行的动画片中大魔王带在身上的橙色珠子、还有手机链上系着纽扣、头绳、塑料小精灵、戒指等等,每一个都有它可爱的颜色。
当谈话陷入了僵局的时候,有人说:“在法国,如果谈话陷入僵局是因为有天使飞过。”我看到做父母的手里撄着那些色彩,眼里含着泪,抬头仰望,我知道,那是孩子们回来了。
影片的最后,金子对她的女儿珍妮说:“我罪孽深重,不值得有你这样的好女儿,你无罪,却得不到妈妈的照顾,那也是我的惩罚吧,留心听着,人谁无过,但犯了罪的人都需要赎罪,赎罪,明白吗?”
赎罪补偿。对了,犯罪便得赎罪,大罪大赎罪,小罪小赎罪。这个该是影片的主题了吧。
影片大部分都是固定镜头,也只有很少的摇镜头,上面的场景就是,一直摇到蛋糕房里的吊灯,晶莹剔透的,很温暖。
刘斐,女,现居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