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要合理运用

作者:徐 力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在教学领域被广泛运用。这是教育的进步,更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
  令人不解的是,如今参加优质课评比等各种赛事活动,不运用多媒体的已是寥若晨星,仿佛不运用多媒体这节课就失色不少,甚至不运用多媒体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寸步难行;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最近听了几位青年语文教师的公开课,其中一位教师讲《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一节课四十分钟,有二十多分钟在运用多媒体介绍鲁迅、左联、左联五烈士,并且也介绍了鲁迅一家,还投放了鲁迅之子海婴的照片,而对于文章语言、思想等方面的深入分析仅用了十分钟左右;另一位老师在讲《石钟山记》时,把本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字的读音,一些文言实虚词含义统统搬上屏幕,多媒体只是起了个代替板书的作用。我认为二者的做法均不太妥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合理,或者说比较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呢?要想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问题,我想必须从多媒体的功能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的性质入手。
  多媒体最大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声像并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之网络资源丰富,信息量大,更使多媒体无所不能;而语文学科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让我们去感悟,去体会,去想象。
  比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那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尽管诗句中的意象也十分鲜明,我觉得课件即使做得再好,也无法把“招摇”的情态、意境表现出来。
  犹如幸福即是一种感觉一样,文章通过语言文字所塑造的形象,所传达的感情信息,很多时候只能靠读者根据自己的情况作任意一种理解和假设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你非要把一个哈姆雷特的影像投放出来,那文学就顿时变得索然寡味了。再说,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师生的互动,教育本来就是通过潜移默化逐步完成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多元化的。很多人现在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都会说自己在某个方面受到了某个老师的影响。像第二位老师那样完全用多媒体代替板书,不但使多媒体的作用变得十分狭窄,而且使这堂课少了几分人性的灵气,而变成了纯粹的知识传授,老师的示范教育作用又到哪里去了呢?
  所以,运用多媒体既不能过于泛滥,也不能过于狭窄,要合理运用。可怎样做才算合理昵?
  一、因文制宜:我认为诗歌、散文等抒情性比较强的文体不太适合用多媒体;而一些经典小说,介绍景观和动植物的说明文则比较适宜。例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布丰的《松鼠》等,若一边欣赏着苏州园林的图像,一边学习这篇文章,那真是身临其境了。有些文章用上多媒体会给人一种妙笔生花的感觉。比如《林黛玉进贾府》,有一位老师讲课时就从有关影视资料中截取了相关的一部分,演员们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的表演,一下子就激发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看完后,再带领同学们看作者在文中是怎样描写的,结合演员的表演仔细揣摩文章精彩之处。我觉得运用是十分成功的。可朱自清先生的《春》中的“春草图”一段,“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怎样才能用多媒体把“偷偷”“钻”表现出来呢?恐怕多媒体也只能望洋兴叹了!
  二、因需制宜:一篇文章需要补充哪些东西?是否确实需要?用上之后会产生怎样的效果?都要仔细考虑清楚。比如前面说的那位老师在讲《为了忘却的记念》时,连鲁迅的儿子也介绍了,这就有点没必要了;倘若如此,介绍了儿子再介绍孙子……那还没完没了呢!再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我觉得投放天姥山的有关图文,再介绍一下李白,然后播放一下范读录音,这就足够了。
   总之,多媒体若运用合理恰当,定会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相反,则费时费力,甚至影响和削弱了语文的魅力。
  以上所言只是我的一些肤浅认识,如有不当,恳请人家批评指正。
  
  徐力,教师,现居山东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