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语文课堂应重视默读

作者:薛 梅




  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教者总会把“读”放到一个相当的地位加以重视,但关注得更多的则是读的形式。个别读、自由读、小组读,不一而足;初读、精读、美读层层深入。至于如何将课文读好、读到位、读出收获、读出精彩,往往被教师们忽略,悄无声息的“默读”失宠于公开课,也就不足为怪了。
  作为传统阅读方法的“默读”并不是阅读策略的全部,但也决不是可有可无的。我以为在诸多阅读方法中,默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谓“默读”,简单地理解就是不出声地读。一个“不出声”,总会让人联想到“宁静”、“意境”甚至“内涵”等。事实也正是如此,摒弃了扰乱耳鼓的各种声音,进入一种无声的状态,进入一种无他的境地,那种阅读更容易成为心灵的阅读,成为读者与文本,读者与作者,读者与自己心灵的直接对话,这样的阅读意境,恐怕应该是每个阅读者梦寐以求的。如此,便可读出内涵,收获也更深刻。我曾经询问过不少学生,是喜欢放声朗读心爱的美文,还是静静地品味,更多的回答是后者,作为读者之一的我也更钟情于后者。这样说,并不是“唯默读论”,只是遗憾于如此颇具功效的读书方法,仅因它不够花哨而失落于语文公开课的舞台。
  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让默读纵横语文课堂。整体感知时的放声朗读是必要的,既读准了字音,又读通了文意,更读出了气氛。领悟了文意之后的欣赏式美读同样不可缺少,它既是阅读的过程,也是审美的过程。而深入探讨,品味感悟时,我以为默读恐怕是颇为奏效的阅读策略,因为这个时候需要的是全身心的投入,而默读可以提供一个有利于全身心投入的“静场”。既然如此,我们何不从阅读本身的需要出发,营造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默读氛围,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进入阅读天地,实现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精神的交流、情感的共鸣,从而形成个人的阅读体验?
  其实,动静结合、富于变化的课堂应该比自始至终一路热热闹闹的课堂更具宽度和深度,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担心冷场,也可以播放一些舒缓、抒情的轻音乐,即营造了美的课堂氛围,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快进入个性化的阅读世界,岂不一举两得?
  新课标是灵动的,也是沉稳的。在新课标精美的华盖下,让我们始终保持一份清醒,返璞归真,为默读留一方晴空。因为,默读同样是阅读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薛梅,教师,现居江苏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