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语文课堂的“ABS系统”
作者:潘敏青
每位教师都想拥有自己驾驭的一片广阔天空,正确把握教学中的收放艺术,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营造一堂宽松、民主的语文课,这是每个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在新课标思想的引领下,我尝试着在语文课堂的以下环节安装了ABS系统:
一、备课环节的ABS系统
教案是教师上课的施教方案,但我却在半个学期结束后,把备课的重任教给了学生,把参考书和参考资料交给几个成绩好的学生,让他们组成备课小组,在周末把课备好,写好教案,其余同学则把要上的课预习好,准备迎接“小老师”的提问。这样把学生推向前台,老师退居幕后,只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从第一个环节开始就充分放手,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在这个环节的“收”,采取的主要手段是“点”。即在学生设计的教案中点出要处,对难点怎么处理,重点怎么安排,提问的层次设计,时间的安排,同学的反馈等作指点。这种“点”,不是到处指点,而应该是画龙点睛之点,不要否定学生的设计,只需把学生容易遗漏的细节稍做补充即可。
二、上课环节的ABS系统
在正常的授课中,我常常围绕教学总目标,充分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大舞台中放开手脚,自由表达,鼓励真情实感,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看法。课堂环节尽量减少,淡化指令,这样做老师才能放得开,学生才敢放开。许多时候我围绕“你读懂了什么?你没有读懂的是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这样简单的三个环节来组织课堂。这样的设计是一种宏观调控,各个环节的过渡方式不要太具体,然后根据具体的教学过程灵活调节,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议。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设计给学生一个全开放的学习环境。
而这个环节的“收”采取的方法是“结”。“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因为课堂内容的“弹性设计”,教学很零散,犹如一盘散沙,此时的总结就显得至关重要。因为学生的理解分散于阅读分析的全过程中,往往来不及形成一种明晰的系统认识,这就需要通过总结来提纲挈领,突出重点。在这样的课堂中我通常留给自己十分钟的时间作小结,把本节课重点难点进行系统梳理,使学生从复杂的教学内容中简化其存储的信息,达到举一反三之功效。这种小结像一首协奏曲的结尾,余音袅袅,久久回荡在学生的脑海中。
三、小组合作的ABS系统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方位开放的教学环节。教改的今天,如果没有合作,感觉那堂课就不是一节创新的、与时俱进的、符合教改精神的好课。合作学习信息量的传输吞吐非常活跃,在讨论中,可以使学生扩大见识,开拓思路,取长补短,协作切磋,弥补个体自学的不足。运用讨论,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积累各种观点,而且学会仔细分析和评价这些观点,并学会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材料,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够解放思想,自由争鸣,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活跃学习空气,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
当然,小组合作难免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如语言粗糙,不够精确甚至有误;材料零碎,缺少系统性;松弛散漫,效率不高等。当学生谈兴正浓,思维正在打开时,教师如果为了赶时间,急于收拢,就草草收场,学生不能尽兴,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既达不到把问题谈开的目的,也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压抑学生的思维发展。这时,教师的“收”就至关重要。
而这个环节的“收”在于教师 “度”,就是“审时度势”。教师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度”:一是“度”好讨论的主题,既要有讨论的价值,又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二是“度”好讨论的契机,如《狼》的教学,有个学生提出“在提倡保护动物的今天,对狼是不是不要采取这么极端的做法?”其他学生马上就反驳:“不杀狼,难道等着被它吃啊?”我问:“屠户尝试过其他的办法了吗?”“有。”“体现在哪里?”我进一步追问,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个讨论契机之所以抓得好,首先是学生的质疑有价值,正是引导大家深读课文的难得机遇;同时,对这个问题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见解,有话可说;并且,从课堂情绪看,学生已是跃跃欲试,此时不议,更待何时?三是“度”好讨论的进程,在讨论中,情况变化莫测,未必一一都能在预料之中,有时观点一致,有时意见分歧,有时浅尝辄止,未能到位,有时又误入困境……这时就要靠教师审时度势地及时引导。四是“度”好讨论的结果,这个结果最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来梳理发现。对疑难问题或有争论的问题,教师要适当阐述自己的看法,指出讨论中的优缺点,对某些有争议的问题,意见无法统一时,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体现教学民主,不可强求学生接受。
四、问题设计的ABS系统
综观现在的课堂,主要是以师问生答的问题模式,学生只是跟着老师的问题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长此以往就产生了依赖思想。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而在教学中我常常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培养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方法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挑战。
我放手的方式常常有以下两种:一、小组竞赛式:课外每个同学根据文本至少设计三个问题,课前五分钟由组长收集整理,上课时小组讨论选出最有价值的十个问题,然后由本组同学提问,其他组成员回答,若回答不正确,由本组公布答案,继续提问;若回答正确则由回答组提问,其他组回答(评分标准略)。二、课后反馈式:在上课后我尽量留十分钟给学生,“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或者你认为老师哪些问题设计的不好?可以怎样设计?”如教《看云识天气》时,我让学生了解卷云的特征,设计的题目是“卷云有哪些特征?”,有个学生就说:“老师,我认为抓住卷云的‘卷’字来设计题目更好,可以这样问:卷云为什么用了一个‘卷’字呢?”我仔细一琢磨,是啊,两种提问,目的一样,可我的提问就像上自然课,科学味浓郁,文学味不足,平直、呆板;而学生的提问就生动多了,颇有点语文的味道,能诱发思维的积极性。
这样的教学环节非常开放,打破了传统问答模式的羁绊,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有着独树一帜的特点。然而,由于学生设计问题时常常会出现“浅”(浅表、没有深度)、“碎”(碎小、烦琐)、“平”(平易、不值探究)的弊端。因而,对这个环节的“收”采用的方式是“理”,即“梳理”。询问学生设计的问题是从哪个知识点提出的问题,教给学生设计问题的思路:1.整体感知阅读的内容;2.理清作者的思路,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3.概括材料的重点;4.归纳文章的主旨;5.指出材料中的代词所指代的内容;6.理解关键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7.欣赏文中优美、精辟的语言;8.分析散文所蕴涵的哲理;9.感知小说中人物的形象。这样通过梳理,把放给学生设计问题的线收回,避免了“浅、碎、平”的毛病。
“收”与“放”作为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体现了教师驾驭课堂教学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率的高低,在倡导实施学生主体性学习的课改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只有好车才安装ABS系统,自然,只有好课才有内置ABS系统,你有吗?
潘敏青,教师,现居浙江泰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