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导语设计要注重原则性和艺术性
作者:洪 峻
一、导语设计要追求原则性
(1)针对性 课堂教学导语设计要有针对性,要注意贴近学生。在讲课伊始,教师就应用最少的话语、最短的时间,迅速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和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上来。
(2)关联性 课堂教学的导语设计要有关联性,要注意承上启下,温故知新。导语设计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和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所以导课的语言贵在方法之妙,而不在数量之多,否则就是喧宾夺主,画蛇添足。
(3)趣味性 导语设计要注意导情引思,要具有直观性、启发性和趣味性。导语的功能要表现在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积极情感,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
(4)时效性 课堂导语要注重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达到最要预期的效果,因为导语毕竟是为阅读教学服务的,时间一般在3分钟左右,不要超过5分钟。
二、导语设计要注重艺术性
戏曲人人会唱,各有巧妙不同。以知识导入的导语,或联系旧知,进行对比,激发学生思维的“热点”,或开宗明义,直接提示本课的学习要求,让学生在“先入为主”的基础上逐步深入新课文的学习中。以情趣导入的导语,或通过设置悬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学习热情,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将学生带入新课文的情境当中,全身心地投入新课的学习中,或通过播放音乐、朗读的录音等方法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带着饱满的情绪进入新课文的学习,或通过游戏、猜谜、观赏图片、幻灯片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1、故事导入法
教师在开讲时,复述文中某一精彩片段,着力凸现人物形象或情节的曲折精妙,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一位中学教师在教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一课时,就以作者的一个趣闻故事入题:“有一次,马克·吐温在报上写文章,骂有些国会议员是狗娘养的。议员们看后很愤然,纷纷上门指责,强烈要求登报更改。马克·吐温因此发表了一则郑重声明:由于前面文章带来的种种麻烦,特别声明有些国会议员不是狗娘养的。”学生们听后哄堂大笑,在笑声中体会到了马克·吐温高明的讽刺艺术,深刻地认识到美国国会议员的虚伪嘴脸,这正是课文所要达到的目的。
2、谜语导入法
运用谜语引入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猜个谜语,大家要开动脑筋,看谁最快猜出来。谜面是“住房不拿房租”,打古代一位诗人。学生一听猜谜语,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或举手回答,或认真思考。后来,老师总结:对!谜底是著名的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板书作者),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白居易的一首反应现实生活的叙事诗——《卖炭翁》(板书课题)。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蜘蛛》一课时,这样导入:“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是猜谜高手,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出示谜面“小小诸葛亮,独坐军中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等学生猜出谜底后,进一步引导,“那么同学们想知道‘小诸葛亮’是如何‘单捉飞来将’的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蜘蛛的世界”。这样导入,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陶行知语),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设置悬念法:
师:同学们,有人请你们给他照张像,大家觉得应该摄下他的正面、侧面还是背面呢?(学生回答:当然是照正面了!)大家的想法为众多摄影师所认同,并经常采用。其实,许多作家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也像大家这样常作正面描写。可是,现代著名散文家和诗人朱自清先生在给父爱“定格”时,却别具匠心地“摄下”了他父亲的背影。就是这个背影,几十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令许多人泪湿衣衫。那是作者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到的背影呢?作者又是怎样描画这个背影的呢?让我们在学习《背影》这篇散文的过程中去解答这些问题吧!欲擒故纵,
声东击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简单,也实用。
4、谈话交流法
一位老师在任教《人类的预言》时,运用闲聊的方式,似乎是信手拈来,却又非常实用、有效。
师:汉字有意思,词语更有意思。如“左右”一词,怎么理解?(生举左手,生再举右手)但如果将词语放到句子里,“我左右不了你”,意思就大不相同了。再比如说“东西”一词,哪些是东西呢?
生:语文书、教棒、粉笔……
师:老师是东西吗?
生:你不是东西!
师:这不是骂人吗?(众笑)
师:你看,汉语是多么有生命力呀!确实,人类能用无穷的语言,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人类的预言》。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对教学艺术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他的名言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老师在教学伊始,并不急于出示教学的内容,而是与学生说起了身边的语言运用,引领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言语交际活动,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这样的言语交际中,师生是平等的对话者,在这样的言语交际中,语文课堂的生命将得以无限拓展。此时去讲授人类语言的特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5、歌曲导入型
歌曲,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娱乐方式,在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加以运用。比如,在施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开始就可以引入歌曲《好汉歌》。让雄壮、豪迈的歌声在教室里回荡。歌曲结束,师生进行交流。
然后,老师提问:同学们,谁知道刚才听的是什么歌?喜欢吗?你最喜欢《水浒传》里的哪一位好汉?
在引导学生做了一番交流之后,老师及时导入:讲的真好。今天我们来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结识一位好汉,他的绰号叫天孤星花和尚。他是谁?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板书课题,这样的导入,学生兴趣盎然,进入角色很快,当然,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6、由写促读型
特级教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升起。”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七年级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我先引导学生以《我心中的乐园》为题,把自己记忆中最美好的画面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心中的乐园有现实的美景,有幻想的世界。然后直接引入鲁迅先生描写的儿时的乐园——百草园这一重点文段。让学生通过分析生动、具体的描写,感受其中清新甜美的瓜果,奇妙可爱的动物透出的欢乐天真的稚气,体会描写中准确的形容、生动的修辞和清晰的层次。学生充分感受了作者儿童时代轻松自由,充满情趣的百草园生活。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积累,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的好方法能够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介绍一个故事、一副对联、欣赏一幅插图、设置一个悬念、演示一个实验……这些好的导语就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认真求知,在课堂引入之时就掀起一个小高潮。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开头,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
洪峻,教师,现居江苏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