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启发·探究式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张垂明
一、解题重在推陈出新
标题是文章的旗帜,解题就是要揭示标题和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新颖的解题不仅能巧妙地揭示文章的内容,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上海市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授《茶花赋》时就摒弃了传统的开门见山的方法,而是先写“茶花”二字,这时学生马上喊:“掉了一个字”,然后于老师才加上“赋”字,并进一步提示:茶花是这一课的内容,那么赋是什么呢?借此讲解文章的体裁,突出了重点。这种变异的方法可谓推陈出新,匠心独运,别开生面。又比如讲授郭沫若先生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解题时教师除解释清楚“甲申”“三百年”外,还必须重点让大家理解“祭”的含义和用意,因为它关系到全文的主旨和文风,说明本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纪念,还包含了敬重和缅怀之情,同时使文题显得凝练古雅、严肃庄重,切合这篇史论的风格。
二、介绍作者,重在联系出新
作者介绍并非必不可少,要选择那些与理解作品有直接关系的方面进行介绍,方法上要注意联系出新。对于首次出现的作者要联系他的生平、创作特色和作品风格、文学史上的地位影响、别人的评价等,使学生能够知人论文,并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相关的作品来检验已知的定论,获取新的认识。如李白诗歌的飘逸豪放、杜甫诗歌的沉郁顿挫、鲁迅小说的深刻深邃、孙犁作品的清新、欧·亨利小说“含泪的微笑”等风格,都需要学生去体验。对于课本上已出现的作者,要让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作品,联系过去老师的介绍,让学生自己来评价分析,切记要避免同一位作者出现几次就同样地介绍几次,老师烦,学生也不感兴趣。
三、介绍背景,重在幻想出新
一些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作者创作的背景,可能远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学生也难以理解。这时可通过老师的讲述或有关录音、录像等手段,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幻想给学生创设一个重新体验的环境和机会。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说出相同或相似背景下的电影、电视、文学作品或歌曲等,来强化他们对背景的理解。比如在介绍《假如我是一只鸟》这首诗的背景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从而把学生的思绪拉回到那如火如荼的抗战时期,有助于学生了解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存亡关头的时代特征。介绍杜甫的诗歌《春望》,就可以和安史之乱的有关作品结合起来,这样就不仅使学生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讲解字词,重在使用出新
对于中学生来说,读准字音,理解字意,辨清字形已不是什么大的难题,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怎样去使用这些字词上,使学生的死知识变成活知识,真正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对一些重点字词要抓住关键,善于诱导,让学生去辨析、去理解、去发现知识。例如学习古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句“邹忌修八尺有余”,对其中的“修”应该怎样理解?学生肯定会回答“长”,这时老师就可以进一步地引导提问:电线杆是不是很长?能不能称之为“修”长?(不能)那么要称之为“修”除了长还必须怎么样?(美)这样不仅让学生理解了“修”这个词语的意思,掌握了其用法,更重要的是这种启发式的提问本身就引导学生亲自体验了发现问题、探究知识的过程,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五、分析课文,重在引导出新
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环节,也最能体现启发——探究式教学法的特点。在这个环节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用精心设计的提问引导学生去读、去理解、去总结、去思索,去获得真知,教师更应不惟古人,不惟名人,不惟教材大胆质疑,保护好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学习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忆》一文,我们就可以设计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体会作者的深意。课文第一部分写“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作者为什么这样说?(早想写,却未写,可见作者是经过长时间的情感酝酿和艺术构思的。正是为了写此文去唤醒人们的记忆,“竦身一摇,将悲哀摆脱”,用对敌斗争来记念战友。)接着写五位青年作家遇害的时日和当时报纸的反应。可引导学生思考:1、作者在第一、四部分两次提及五烈士遇害时日(1931年的2月7日夜或8日晨)与篇末写作时日相同的意图。(其一,突出反动派秘密杀害革命者的卑劣行径;其二,鲁迅往往通宵达旦地写作。)2、当时报界的三种态度,表明了哪三种立场?(“不敢载”,指想载而怕载了触犯敌人的胆小鬼;“不愿”载,指明哲保身,怕惹事生非的糊涂虫;“不屑载”,指思想反动,为虎作伥的小爬虫。)《文艺新闻》于林莽写的《白莽印象记》一文中“隐约其辞”地刊载了这件事,可见其在白色恐怖笼罩下难能可贵的战斗精神。文章就此引出白莽,过渡到对白莽的回忆——三次相见。第二部分首先说明决不邀投稿者相见的原因,然后转入对柔石的回忆,这样写有何作用?(既突出了两人亲密无间的深情厚谊,又表现了作者对柔石的怀念。)文章在写柔石与作者的交往时,着重写了柔石的哪些性格特点?(提示:“台州式的硬气”和“颇有点迂”。前者指坚强刚毅,威武不能屈的性格,用方孝孺类比柔石,突出其革命坚定性:后者“迂”,贬词褒用,似贬实褒,一反拘泥固执之贬义,而给予单纯、忠厚、善良、纯朴、颇有见地之新解。)类似这样的问题就很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
再比如有的学生在学习《愚公移山》一文时提出“愚公值得大家学习吗?”这样的疑问,对此教师首先应给予热情的鼓励,然后再给予适当的引导。教师还应就教材中存在的问题给学生设疑,引导大家去探究事物的真相。如学过《石钟山记》,我们可以启发:郦道元和李渤的看法都有问题,那么苏轼的看法现在看来就完全正确吗?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明白不但要耳闻目见,而且还要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考察,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的道理,更重要的是训练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处理练习,重在运用出新
对课后练习的处理,不应简单地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要通过精心选择、设计和研究练习,帮助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不仅着眼于知识的获得,更要着眼于所获知识的运用。例如一些背诵朗读练习,熟读会背远远不够,更主要的是会用,要让学生在说话训练和作文练习中适当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重点段落,真正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古诗中的一些句子可谓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可引导学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翻出新意、为我所用。在朗读训练时要针对不同的文体设计不同的训练方法,促进由知到能的转化。例如戏剧单元可采用分角色朗读或排练演戏的方法来熟悉剧情、加深对剧本特点的理解和掌握,而像诗词歌赋可采用配乐朗诵的方法来训练,定能烘托气氛,增添诗情画意。学生身临其境,思想受到感染熏陶之余也提高了朗读朗诵兴趣和水平。如诗歌《一月的哀思》配乐朗诵,能将学生带入庄严肃穆的情感氛围之中,激发学生无限怀念和崇敬人民的好总理的诚挚感情。既进行了思想教育,又训练了朗诵。又如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也非常适于配乐朗诵来表现其恢宏的气势和古朴厚重的韵味。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扩展性的阅读练习,开阔学生眼界,加深对有关作家作品的理解。可以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扩展,通过对全貌的了解来加深对局部的深刻理解;可以以某篇名作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从而较系统地了解该作家的作品特点与艺术风格;可以以某篇作品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使同学们明确同一题材往往因写作目的不同而表达方式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文体;可以以某一作品为基点,向同一文体的其他篇章扩展,以此领会同体裁文章的各个方面;可以以某作家作品为基点,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文字或评述性文字扩展,让学生在掌握作品思想意义的基础上,较全面地掌握该作家在历史上、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这样的训练对学生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
总之,启发——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全新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创新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更需要我们去认识、研究、改进和应用它。德国教育家第斯多德说:“拙劣的教师向学生奉献真理,优秀的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真理。”我们的先哲也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启发——探究式教学法就是一种“授之以渔”的方法。
张垂明,男,河南省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