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用想象点击散文阅读

作者:刘吉英




  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想象不仅对于创作是一种必要,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它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必要途径。叶圣陶先生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的目的无非是接受美的经验得到人生的享用,必须驱遭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
  中学语文中的散文阅读教材,用优美含蓄的语言,承载着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人性美,这些美高度浓缩在有限的字句里,留下了阔大深远的领域,等待读者去想象、回味、补充,所以更需要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追逐并领悟内在的美感情韵。想象在散文阅读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我就从以下三点来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想象是理解作品的翅膀
  
  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想象是理解的翅膀。在散文教学中,想象有助于学生走进文本,理解作品。
  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凭借表象进行想象,将书面的语言文字在头脑中还原成作者所描绘或记述的那一客观事物或尽量接近那一客观事物。学生通过想象活动,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作品中去,产生一种如见其人、如视其物、如临其境的心理状态,从而加深对作品的认识与理解。
  譬如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情节荒诞费解,在教学实践中,我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从而走进文章并理解文章。我让年近十八岁也有流浪冲动的学生去想象:如果可以出门远行,想去哪里快乐地流浪呢?学生在想象中快乐地放飞十八岁的流浪之梦。有的学生想在撒哈拉沙漠上,放浪形骸地流浪着,找寻生命的绿洲;有的学生想去威尼斯,在水乡之都上泛舟而行,感受那撼人心魄的异国气息;有的学生想去梦想的发源地——古埃及,去那里寻找归宿。在丰富生动的想象中,学生理解了文章开头主人公十八岁出门远行的快乐心情和让缤纷的理想融入真实的现实的强烈渴望,从而逐步理解作者用奇妙的构思、荒诞的情节讲述“我”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故事,是要表现“我”成长的困惑与伤痛,揭示美好的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想象是情感共鸣的动力
  
  想象本身是以情感为动力源泉和情绪导向,在形象再造或创造中获得情绪。散文阅读教材的文字表面是没有生命感可言的,但它的内在却是一幅幅鲜活明丽的生活画卷。要想挖掘出它丰富的情韵,发挥它感人的力量,就必须借助想象的动力作用,对散文教材进行解读加工创造,把静止不动、毫无色彩的文字破译成缤纷多彩、真实动感的生活画卷。在这个破译活动中,学生必须充分发挥想象,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中去,同作者所描写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从人物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爱憎情感,从而与作者产生感情世界的沟通与共鸣。
  比如在《我与地坛》中,残疾作家史铁生用自己艰苦的人生经历、独特的心路历程,刻画了一个坚强伟大的母亲形象。在平凡的生活中对母爱习以为常的学生是很难理解作者和母亲的心情的,而没有强烈的情感共鸣也就感受不到这篇散文的情感魅力。我在教学实践中先播放满文军所唱的歌颂母亲的歌曲《懂你》,让学生想象母亲的形象,煽情的歌词、善感的音乐让学生回想起自己拥有的母爱的点滴,不少学生潸然泪下。我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幸福的母爱,或反省自己类似作者的倔强任性给母亲造成的伤害;然后让学生带着对母亲的感受去读课文,在想象中描述文中的母亲的形象。学生通过读懂自己的母亲走近文章中的母亲形象。丰富的想象唤醒了学生丰富细腻的情思,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学生仿佛化身为作者,与作者一起感动,一起忏悔,从而读懂了史铁生的母亲,读懂了深沉浩瀚的母爱。
  
  三、想象使作品主题立体多元
  
  鉴赏作品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散文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作品、感受情怀,更要学会个性化地解读作品主题,想象让学生的思维自由而有创造性,为作品的主题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激扬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多元的开放性的解读,对作品的意蕴力求有新的发现,用想象唤醒学生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
  美学家莱辛说:“最能产生效果的只能是可以让想象自由活动的那一顷刻了。我们愈看下去,就一定在它里面愈能想象出更多的东西来。”文学作品的主题需要学生的想象去立体多元的解读。古诗中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的美学追求,就强调了在鉴赏作品时欣赏者要用丰富的想象去营造广阔的解读空间。形美神更美的散文主题意蕴更是广阔多元,莎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个性化的想象中,每个人都会有个性化的解读方式。
  比如我在教授《十八岁出门远行》时,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合理的想象,编织故事的个种结局给课文续篇,从而立体多元地解读作品。有的学生想象主人公在经受残酷现实的重创后,不再坚持和固守自己的理想、善良和正直,变得狡诈圆滑,从而把本文主题定位在暴露现实的阴暗和对青年成长的摧残;有的学生想象主人公依然能够坚持和固守自身的美德,从而把本文的主题理解为赞美主人公难能可贵的坚持,聆听到作品中流露的渴盼世人一起来呵护真善美,为正义道德喝彩的呼唤;还有的学生想象着主人公会因此而变得成熟理智,学会保护自己,真正长大,认为作者是想通过本文告诉我们:只有经历了磨练坎坷,才会认识完整真实的世界,才能蜕去稚嫩的外壳,让我们羽化成蝶。
  
  刘吉英,女,教师,教育硕士毕业,现居福建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