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语文阅读教学的整体感知
作者:沈爱俊
阅读中的整体感知能力应立足于“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着眼于平时训练,养成习惯,当作“每日快餐”,以丰富自己的营养。那么,整体感知把握些什么呢?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心和材料的把握
一般来说,文章总要“言之有物”,总有它的表达中心。或阐明某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或说明某种现象或事理,这里统称为“中心”;至于文章中所叙述的人与事物以及引用的材料,则统称为“材料”。
中心和材料,都属于内容范畴。阅读的目的就是了解书面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主要信息,因此,把握文章的中心和材料是整体感知的关键。不论什么文体,概莫例外。对文中材料的把握可把材料按表达方式分成记叙性、描写性、议论性和抒情性等不同性质,为准确概括中心奠定基础。对中心的把握则要求用快速阅读法和摘要阅读法,快速勾划出记叙类、描写类文章的统领段或统领句;勾划出议论类、抒情类文章的中心段或中心句。
二、文脉思路的把握
文章不仅是“言之有物”,而且也应是“言之有序”的。文章的行文脉络或作者的思路就是“序”,抓住这个“序”有利于对文章内容深入理解。因此,阅读时应留意作者是沿着怎样一条思路来组织材料,表达中心,实现自己写作意图的。虽然作者的写作思路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但在文章中必然有体现,因而并非无迹可寻,体现作者的思路就是文脉。阅读过程中就是凭着对文脉的感知来揣摩作者的思路的。
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类的文章,其文脉往往是形象性的、具体的,比如时间的推移、空间的转换、情节的发展等;而议论或说明性的文章,其文脉往往是逻辑性的,是抽象化的,比如论点和论据的关系、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论据之间的关系、说明对象的内在联系等。阅读时只有抓住文脉主线,“纲举而目张”,才能真正读懂文章,这正所谓“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语)。
三、写作意图的把握
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感知和推断,是阅读整体把握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思维能力。如果一篇文章,只能看出写了什么内容,就犹如雾里看花一般,很难说是真正读懂了,因而在答题时常打“擦边球”。
对有些文章中的看似“无关”的材料(我称之为“穿插性文字”),从表面上不容易直接看出写作意图,但仍是要把握的。这需要调动相关信息加以佐证,做出推断。如作者的经历、发表的时间、背景,阅读过的同一作者或不同作者同期发表的文章,其他作者写的同一材料或相关材料的文章等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揣摩出作者的思想倾向性,如好恶、爱憎等,有利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四、表达形式的把握
由于作者不同,体裁不同,表现手法多样,或记叙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因而文章的表达形式也是千差万别的。这要求我们在阅读时有比较敏锐的总体感知能力。此外还有一个具体的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的优劣高下的品评问题,也应做到一读便知其大略,以作为进一步鉴赏、评价的基础。
总之,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块硬骨头,整体感知能力的提高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可一蹴而就。因此,只有形成习惯,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注重实效。唯其如此,才能拓展视野,提高素养,增强语文综合能力。
沈爱俊,女,教师,现居河南固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