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走出语文教学质量评价的误区

作者:付元学 刘纯纲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新课程启用后,有关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虽日渐成熟,但为应付考试而教学的现象依然突出,以考试分数来评价学校和老师的现象仍旧严重,这阻碍了初中语文新课程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开展。
  概括起来,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评价存在以下主要误区:
  1.重相对评价,轻绝对评价。相对性评价是以“人”为标准的,它的评价实质是最终将学生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绝对性评价是以“新课程标准”为“准”,以教材为“本”,以达标常模为衡量标尺的评价。过于偏重相对性评价,就容易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而不是对准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这样也就使得教师的检测往往任意拔高或降低标准,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重知识评价,轻素质评价。语文知识是语文水平、语文素质的一个方面,仅监测评价语文知识尚不能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素质。正因为对语文素质评价的措施不得力,初中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始终是一个问题,学生的能力、智力、习惯等主要素质也就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和提高。如在一些地方的初中语文考试中,现代文阅读仍以课内为主,而经过多次的考试,课内能够作为命题的语段已被反复使用,很多题目雷同,少有新意。学生也尝到了“死记硬背”和重复演练的“甜头”,结果文章成了考查基础知识的载体,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却得不到根本的提高。
  3.重知识评价,轻过程评价。从初中考试制度来说,由于升学的压力,初一、初二年级的考试很多地方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只是到了毕业考试时,“一个分数看高低,一张试卷定学生”。这样的考试不可能对学生较长时期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进行全面的检测,所以即使试题出的再好,也难免会有监测和评价的片面性、偶然性。于是就有了考试时教师“压题”,学生“碰题”;考分多的内容全力投入,反之,如听话、说话训练,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则很少问之。如此教学,全面提高质量、推进素质教育自然不能如愿以偿。
  如何走出初中语文教学评价的误区呢?我们可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将突破口放在建立语文学习质量的常模上。所谓常模,是指经过科学的检测、统计,确定具有一定意义和代表性的模式、标准,如《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诗文的评价要求是:“评价学生对古代诗文的阅读能力,重点不在于考查学生对语法等文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应立足于考查学生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原文,并通过他们记诵和积累的情况考查发展方面的能力。”这就是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尺度、标准。走在课改前列的一些地方,中考试题对文言文的考查主要有五项:优美句子的填补、常用实词的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文段主要内容的理解、作者思想的评价。这五项就是依据新课标的要求而设置的,也是教学评价中“常模”的直接体现。
  2.把对语文素质的评价作为改进语文教学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及测评中要狠抓“三性”。第一,突出时代性。即在能力考查中,积极反映学生问题意识和创造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第二,力求综合性。即在能力考查中,站在语文观的高度,注意目标、内容、方式方法、能力的整合,凸显语文学科的整体育人功能。第三,强化实践性。一方面注意通过实践活动检测学生的能力状况,另一方面,即使在考试中,也尽可能在试题中创设活动情景,通过学生对活动情景的分析和模拟操作来考查学生能力。
  3.把过程检测评价作为改进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的过程评价着重考虑是年级之间的延续性和差异性,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质量评价中要“坚持态度情感和测试的难点”,它缩短了教学和评价、反馈、矫正的时间,使语文教学质量更有保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过程评价包括单元教学评价、期中期末教学评价等,有的还小到一篇课文的教学质量评价。“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落实好这些过程评价,也就为学生奠定了坚实的语文基础,使整个语文学习既重点突出,又融会贯通。
  总之,初中语文教学质量评价,要有利于引导学生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变,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加速器,为语文教学和学生成长定标、导航。
  
  付元学,刘纯刚,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