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立足校情抓质量 着眼特色办教育

作者:邵云家 汤光喜




  在炎帝故里,古乐之乡的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有一所普通高级中学,这就是曾都区第二中学。走进校园,扑面而来的是如茵的绿地,苍翠欲滴的雪松,教学楼宿舍楼鳞次栉比,繁花绿树点缀其间,让你如置身于大花园中,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不凡的教育质量,使得这所充满活力的学校迅速在曾都教育界崛起,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众多学生慕名而来。带着这份敬仰与好奇,笔者采访了曾都二中书记、校长——省级骨干教师邵云家先生。
  汤:邵校长,您好!曾都二中在更名后三四年内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学生的青睐,靠的是什么?
  邵(不假思索地):质量,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立校之本。曾都二中是一所建校已有40余年历史的学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多年来,我们以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为本,狠抓教学质量,连续四年我校相继有周东方、李勇、宫熙利、袁园、孟婷等同学考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十大名校,创造了普通高中的普通生连年上名校的奇迹。师生参加各类竞赛频频获国家省级奖励,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上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肯定。这正是我校在短短三四年内受到社会关注,学生青睐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汤:邵校长,在二中采访,我们听老师学生谈得最多的就是您的办学“三理念”,能具体谈谈吗?
  邵:一个学校的发展与兴旺,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能给它准确定位,并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导他。“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这句话是针对我校的实际对每个教育工作者提出来的。教育靠什么,教育靠人去实施。我校面对的是大量的中等生,这就需要每一位教育者在施教中要有爱心和耐心。教师有了爱生的情怀,还有什么过错不能容忍,还有什么困惑不能开导,还有什么思想不能沟通。因此我要求每一位教职员工在教育过程中能像父母那样用爱心去关怀学生,用言行去影响学生,用耐心去辅导学生,以此达到教育的目的。
  “让教学成为艺术,让每一节课成为精品”。教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让学生乐学,这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思考的问题。我提出这一理念就是让我们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摒弃“题海战术”,在教学中不断创新,在课堂上注入生机与活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让学习变得快乐起来。为此,我校开展了“名师工程”、“拜师学艺”等活动,大力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给教师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收到了显著的效果。2006年,我校的杜延杰老师被评为了“市十佳班主任”,冷正学副校长被评为“区十大名师”。
  “实施平民教育,让每一位贫困家庭的孩子读得起书”。我常在想,教育是什么?我认为教育也是一种责任,一种对国家、对社会担负的责任。我校招收的大多是农村的孩子,许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经济上的拮据,面临着辍学,在社会救助体制还不够健全的今天,他们更需要温暖,更需要关爱。为此,我们成立了校“奖学助学基金”,采取学校投一点,老师献一点,学生捐一点,多渠道筹集资金,每年为贫困生发放补助近十万元。我们从后勤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对特优特困学生每月发放生活补助100——150元,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我们积极为社会上有爱心的人士牵线搭桥,让他们与贫困生结成帮扶对子,资助他们完成学业,为他们搭建通往理想的桥梁,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抱负。
  汤:邵校长,我知道您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教育管理者,也是一位身体力行的教育者,您和叶国品副校长编著的《德为首》校本教材,引起了社会极大反响,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请您说说这方面情况好吗?
  邵:我和叶校长编著的《德为首》教材,针对目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立足爱、同情、道德观、世界观、交际、智能、心理教育等话题,从“感受”这一全新角度来研究德育,探讨德育,每一篇论文从一则案例或小事入手,力求让学生有一些感悟,这也算是我们对德育工作微不足道的一点贡献吧。我校地处随州城乡结合部,学校生源结构复杂,学生素质参差不齐,这给我们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我们总支一班人明确提出高举德育大旗,以德育促智育,抓德育促发展,学校先后被授予“市德育先进学校”、“市安全文明校园”、“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青年文明号”、“五四红旗团组织”等荣誉称号。
  在德育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班主任的主观能动性,在学生中开展“养成教育”,狠抓学生日常管理,设立校园文明监督岗,充分调动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开设德育课,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思路,构建和谐校园;我们还启动了“单亲学生”、“留守学生”、“网吧学生”的教育转化温暖工程,建立德育档案,开办德育论坛,研究学生心理,总结德育经验,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富有成效,形成特色。
  汤:您校开展的“立足校情,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课题研究已获省级立项,请问该课题有何意义?
  邵: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走出应试教育的“瓶颈”,我认为我们这一课题正是一把很好的钥匙。围绕课题研究,我校召开了隆重的开题报告会,并邀请专家作报告给予指导;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优转差”计划及奖惩措施,并落实到年级组、班级、任课教师。学校以课题研究为契机,兴起教学科研热潮,教务处在年青教师中倡导并开展“拜师活动”,发挥名师的传、帮、带作用,教科处大力开展听课说课评课活动,组织“我讲我的教学故事”的论文评选,包年级领导加强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采取了推门听课,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学检查等形式,狠抓教学环节的落实。
  说实话,在“培优转差”方面,我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校学生年年高考有名校,教学质量迅速提高,就有赖于我们特有的“博导模式”、“爱心模式”,这为我校的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汤:请问邵校长,您校正在进行的“争创市级示范学校”有何意义?
  邵:作为一个领导不断重视、规模不断扩大、社会评价不断看好的学校,争创市级素质教育示范学校是十分必要的,通过争创市级示范学校,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使全体教职工进一步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推进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深入,使学校特色更加鲜明,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办学品位,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汤:邵校长,请您谈谈学校的发展前景。
  邵:我对曾都二中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在区“十一五”规划中,随着汉丹铁路的东移,城区的进一步扩大,曾都二中也被市、区教育局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学校。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力争在五年内,把二中建成随州教育的窗口学校,一所充满生机、富有活力,领导放心,人民满意的优质高中、示范高中。
  汤: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衷心祝愿曾都二中在您的带领下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