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语文教学中的学法渗透
作者:黄 萍
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渗透要注重学生主体品质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主体品质是一项长期的细致的工作,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民主平等与合作的关系,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同时还要给学生创造发挥主体作用的时间和空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间的情感沟通;较高的教师素质是设计课堂活动,营造教学氛围,优化教学方法的首要条件;留给学生思考和活动的空间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力保证。在培养学生主体品质的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鼓励学生学会参与。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实践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取得收获。作为教师,要激励学生的兴趣,使其乐于学习,让他们有信心,有成功的愿望,才能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2.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让学生走自主发展的道路,是当前教育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热门话题,但具体实践中应该给学生创设一种自主发展的环境,诸如实行民主教学、开放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等。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思考,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有利于发挥学生潜能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探索,在学习中寻求乐趣,在学习中不断地积累知识。
3.帮助学生学会活动。无论是教学活动还是课外活动,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把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成一些活动,再逐步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和组织活动。我曾经帮化学老师设计了一个这样的实验:在铁架台上固定两块上下平行的铁板,在下面的铁板上面将硫的粉沫撒成S形,即硫的元素符号,在铁板底部放酒精灯,在上层铁板的下方用暖瓶口的热气蒸得湿润,装置完成后点燃酒精灯加热。通过该实践既让学生认识了硫的元素符号,又掌握了硫的性质,同时又了解到了酸雨的成因。这样的实验,老师和学生都感兴趣,其实,只要认真想一想有很多活动能够自行设计。
4.激励学生学会发现和创新。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通过独立思考,不断地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解决问题,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要通过增加实习作业,探究性活动等,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通过运用所学知识,从科学的角度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猜想、综合和归纳,拓宽知识,发现新知和未知。
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渗透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意识强化。
1、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主学习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就得转换角色,变教师为主的独奏为以学生为主的伴奏,形式上可以将学生改为多种组合的小组形式,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中的一员,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通过启发、点拨、设疑、解惑,激发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2、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固然必须是来自学生内在的需要,但这种求知的火焰往往得由老师去点燃,而这“点火”的过程则应是一个充满激情的过程。老师要用自己对知识的渴求及获取知识后的满足之情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产生主动要求的学习的内驱力,教学过程中,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出来的决不包办代替,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由学生自己跳起来“摘果子”,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地位,使他们的智力、能力在自主参与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课堂教学中的学法渗透要做好学生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建立的探索。
课堂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愉悦。探索教法,最根本的一点是要“目中有人”,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去实践、去探索,学生能干的教师坚决不干,出现问题了,那正是教师可以进行组织教学的切入点、出发点。那么,该怎样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建立主体地位呢?
1、在活动中学会求知。对于学生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对于教师是“引导自学,帮助解难”,老师首先揭示自学目标,教给自学方法,给予充裕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学,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将能学懂的内容解决在课前,同时,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自学的意识,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预习中要经常使用工具书,要善于搜集整理资料,而这些也是学会求知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2、在活动中学会交往。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最大的特点是要让学生在“自动”的基础上的“互动”,也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磨合后的智慧。因此,小组学习是其很重要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良好情境,这样既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又有利于学生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真正体现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在活动中学会评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进行自我评价,并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学习,使学习更富有成效。在小组的交流中能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而学会评价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前提。
黄萍,教师,现居江苏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