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在比较中突破文言变式句难点
作者:林雪冰
为了让学生清晰牢固地把握这一文言基础知识,突破这难点的核心,本人做了一定的教学尝试,即将文言文与现代汉语进行分类综合比较,让学生能辨析理解,触类旁通。
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句式,才能正确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并翻译成现代汉语;才能分析文章内容,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态度和观点。高中生要求掌握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变式句五种,前四种与现代汉语句式区别不大,而学生难掌握的主要是变式句。因此,突破文言变式句是学好文言文关键所在。所谓变式句,是指在与现代汉语比照时,文言文中句子成份、语序多有变化的一种语法现象,这种与现代汉语比较时成份语序变化的语法现象,我们将会就三者进行古今中外的综合比较分析。
既然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句法有许多是不同的,要突破文言变式句这一难点,我们就必须先弄清楚现代汉语语法结构是怎样构成的。一般来说,它包括以下几类:
⑴主谓结构:主语+谓语。如:红旗飘扬
⑵偏正结构:包括定中:定语+中心词。如:伟大的祖国
状中:状语+中心词。如:热烈欢迎
⑶述宾结构:述(谓)+宾。如:打篮球
⑷介宾结构:介词+中心词。如:从东边(来)
⑸正补结构:中心词+补语。如:跑出来
⑹联合结构:指各部分之间并列、顺承或选择关系。如:工人农民 继承并发扬
当然还包括的字结构,所字结构等小门类语法结构。
其中文言变式句涉及到的主要是前四项,故后面几项可忽略不谈。
我们从上表现代汉语语法结构至少可以看出三个方面的信息:
⑴就句子成份与词类关系来说,定中结构中心词,主语中心词和宾语中心词多为名词或代词;状中结构中心词,谓语中心词多为形容词、副词;定语多为形容词、名词、数量词;状语多为形容词、副词或介宾短语。
⑵就成份之间的功能关系来说,谓语是对主语的陈述说明,宾语表示谓语(述词)所支配关涉的对象,定语是用来修饰限定主语或宾语中心词,状语是用来修饰说明谓语中心词的,它们是对应的功能关系。
⑶就各成份的位置关系来说,一般情况下,主语中心词在谓语中心词之前,宾语中心词在谓语中心词后;同时,状语在谓语中心词前,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中心词之前。
这三个关系理清了,学生把握文言变式句便不很难了。前面我们说过,在文言变式句中,主要是在比照现代汉语过程中,文言句子的成分、语序多有变化,即打破了以上所归纳的现代汉语句型结构的第三个特点。
文言变式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⑴主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主语应该置于谓语之前,构成主谓关系,可在文言文中,有时把主语放到谓语之后了,这种语法现象叫做主语后置,有时也叫主谓倒装。它在文言文中并不多见。
例①: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译为:你不聪明程度太深了。
(也可异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例②:甚矣哉,为欺也!(《卖柑者言》〔明〕刘基)
译为:被欺侮的程度太深了。
(也可异译为:被欺侮得太厉害了。)
⑵宾语前置:现代汉语中宾语应该置于谓语或介词之后,构成动宾短语或介宾短语,在文言句中通常把宾语置于谓介词之前,这种语法现象叫宾语前置。宾语关置有几种情况。
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例①:子何恃而往?(恃何)(《为学》)
译为:你依靠什么而前往呢?
例②:微斯人,吾谁与归?(与谁)(《岳阳楼记》)
译为:没有这些人,我将和谁一同回去呢?
B、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例①:古之人不余欺也。(不欺余)(《石钟山记》)
译为: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呀!
C、用“之”或“是”将宾语提前:
例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读,不解惑)(《师说》)
译为:不知道句读,不清楚迷惑的地方。
⑶定语后置,现代汉语中,定语应在中心词之前作修饰,构成定中关系结构在文言句式中,有时将定语放到中心词之后了,这种语法现象叫做定语后置。
例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担之子孙)(《愚公移山》)
译为:于是率领挑担子的子孙三个人。
例②: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石钟山记》)
译为:铿然有声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呀。
⑷介词结构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作状语一般置于中心词之前构成状中关系结构,在文言句式中通常把介词结构置于中心词之后,这种语法现象叫介词结构后置,也称状语后置。
例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译为:月亮从东山之上出来,在斗牛星之间徘徊。
例②:得双石于潭上。(《石钟山记》)
译为:在潭上获得两块石头。
综上所述,本人认为,文言文教学中文言变式句的这一难点突破了,文言阅读能力自然也将提高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重视培养学生语感,降低对语法、修辞、逻辑的要求。但本人以为这不能理解为对语法、修辞、逻辑的完全忽视。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在分学科的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各学科之间通常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新的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不断拓宽课程内容,树立一切课程资源皆可用的思想,打破单纯地强调语文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注重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作为“横断学科”的语文,本人正是从学生的兴趣与经验出发,在突破文言变式句难点教学中,尝试着通过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语法的对比,让他们在分类比较、触类旁通中把握文言文独特的语言现象,提高文言阅读水平。
林雪冰,女,教师,现居湖南浏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