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庄子的审美观

作者:邢黎峰




  在整个中国文学所交汇的星空里《庄子》依然是最璀璨的明星之一,那超绝尘外的构思,诡谲奇特的形象,奇妙迷离的意境,横空出世的文辞,无不充满了诱人的浪漫色彩和作者的审美理想。那么,庄子所推崇的“美”到底有哪些思想内涵呢?
  一、朴素、本真的自然之美。《山木》篇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天地》篇说:“夫明白入太素,无为复朴。”《天道》篇:“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他认为自然朴素之美是至美,那么就必须以自然为法则,人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只能顺应自然,庄子提出“法天贵真。”《渔父》篇说:“真者,精诚之至也。……真者所以授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大自然的形与体是美的体现,永恒与自身是同一性的,美与真也是相辅相承的。高中语文课本中有《怯箧》篇说:“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期总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名矣。”这些言论看起来都是否定艺术审美和艺术创造的意思,其实这不过是他反对人为造作的艺术的过激之词,其目的在于提倡不事雕琢的自然美,惟有以一己之情,与自然之理结合,观照万物,才能保持着自然赋予的天性,具有纯朴、天真的特性,才能达到像王国维称的“不隔”的境界。
  二、物我两忘、意境深远、恣肆汪洋的壮阔美。如在《秋水》中他通过北海若向“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的河伯讲述北海的浩翰辽阔:“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止而不盈,尾宫汇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这雄浑,壮阔,博大之美,无不包含着作者之审美理想和情趣。此外《逍遥游》云:“藐姑射之山,有神居焉,肌肤若冰霜,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通过幻想的方式,写出了一个不受任何条件限制而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一个不受任何束缚的的神人,这种无天然雕饰之美,同时也蕴含着庄子对有道德认的品格赞美。再者,他还描绘了许多巨大无比的动植物的奇异壮观的形象,在这种奇特而丰富的想象下,文章中有十头牛为饵钓大鱼的任公子,有七窍皆无的浑沌,有侃侃而谈死之乐事的骨髅。举凡古今人物,天神幽魂,鸟兽虫树石草木都被打上时空界限,蒙上一层光怪陆离荒诞怪异的色彩,使大自然充满了浪温灵动的气势。
  三、有与无共通,澹然无极,寂寞无为的自然美品格。《庄子齐物论》:“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无也。”这种有无共通的境界正是文学家、艺术家所要捕捉的灵感,这正像绘画、景物本身:有其艺术价值,但空白的地方也有艺术作用。白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正是有无共通产生作用的证明。而庄子在《刻意》篇中说:“夫恬谈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他认为,宇宙太空的广漠虚廓,无始无终默然有序地运行,不有意为之,而生育万物等形成至高无尚的自然品格,这种品格使天地成为美的极致,成为“众美”之源。《田子方》中通过老聃与孔丘的对话:“至阴萧萧……生所乎荫,死有所乎归,始终相反乎端,而莫知其所穷。”这里所描述的其实是天地运行、阴阳变化,日新月异,生息无穷的大自然生态图画,是自然界那高深莫测的神奇造化,是作者对大自然运动规律的直观表达,是天人合一,与道契合的人生境界。他借用老子的话说:“夫得是至美至东也。得至美美而游乎至东,谓之至人。”至人之所以能获得“至美之乐”的审美感受,也就是因为他把握了自然之道,具有了澹然无极的自然美品格。
  四、庄子美学理论对中国古代美学的影响。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是以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的互补互济作用来推动的。但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正统正宗,因而影响到美学理论中就难免会产生以儒家为主、道家为辅的认识。但这未免太片面了,任何东西一旦从统治者立场出发往往会与政治、伦理混同,以善制美,以礼制乐,从而限制美学的健康发育。而道家美学虽然表上不占主导地位,但却奠定了美学的基础,着重于对美学内部结构和内在规律的探讨,对美学的功能、性质、特点、意义、结构、形式的认识尤为深刻,从而在实质上,在潜在的动力上、在内在规律上真正地推动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因此,庄子美学几乎贯穿了中国美学发展史,几乎对历代美学家、文论家都产生过影响,几乎对每一个重要的理论范畴和美这观点都发生过启迪作用。庄子美学对中国古代美学贡献是显而易见的。
  庄子审美观主要体现在博大、雄浑、壮阔的境界又有物我两忘、有无共通的审美理想。作为审美对象,它不是以异已的可征服的客体而存在,并不给人以惊心动魄或恐惧的感觉,而是与审美主体有着完全一致的理想品格,有着和谐关系。所以庄子的审美观,认为美是自然的,美是朴素的,美是真的。
  
  邢黎峰,教师,现居河南平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