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把握中考命题走势制订相应复习对策

作者:仝根章




  为了更好地把握2007年中考语文命题走势并制订出与之相适应的复习备考对策,笔者从2006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精选出15套并进行了较为详尽地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各地中考语文强调了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基础积累,尤其重视理解性的古诗文背诵默写等语文基础的积累。
  从精选的15套试卷看,不少试卷都以25分以上的分值突出基础积累的重要性,其中仅背诵默写的分值就高达8至10分不等。
  2.重视语文考试新领域的探索。
  如对综合性学习、课外文学作品的阅读、语言的综合运用等。有的地方的试卷对这类试题竟然给出了15%的分值。其中陕西省还把综合性学习从原来的基础积累与运用板块中抽出来单独列为一个板块并赋以9分的分值。
  3.重视对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这一部分的分数大都在15分以上,有的地方的试卷甚至高达22分。
  4.在对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上兼顾多种文体并突出了对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考查。
  近70%的地方考查了两种及两种以上文体,其中考三种文体的约占30%。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情况,都始终坚持对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考查,而且所赋分值也是中考试卷中其他文体的阅读难以相比的,其所给分数,大多都在15分以上,最多的竟高达33分。
  5.写作题目有两个的居多,而且特别强调联系生活写真情实感。
  明确了以上几点,有利于把握中考语文命题走势并制订出相应的对策。下面重点谈谈2007年中考语文命题走势及其对策。
  
  一、2007年中考语文命题走势
  
  专家们提醒,把握2007年中考语文命题走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试题将会强调整合、注重实践、重视基础积累。
  强调整合,即常常采用大题的形式,一石三鸟。一段有主题的文字或者情景,就考查了学生对汉语拼音、错别字、标点符号、词语运用、病句修改等多种基础积累及综合运用能力,而且“重点放在实践中使用最多的地方去进行考查,把着眼点放在常见常用常错的地方”。
  2.古诗文阅读的测试继续向内容理解能力方面迈进并继续向课外延伸。
  专家们预计,2007年古诗文阅读单纯的语言方面的纯知识性的测试比重会继续下降,而对古诗文阅读内容理解能力的测试比重会继续上升。
  2007年会出现更多将教科书上的文言文简单重现式的考查,改变为阅读同样难度的课外浅显文言文阅读的考查,即考查学生文言文的迁移能力。
  3.现代文测试题会继续加大文学类作品的比重。
  值得注意的是:
  (1)让学生在阅读文段后谈感悟体验方面的测试在中考语文试题中会显得越来越重要。
  (2)多种阅读方式如对课外报刊的浏览阅读,资料查找时的有目的的跳读、略读等方面的能力考查,都有可能进入2007年部分省市的中考试卷。这种考查常常要求快速浏览后用线条勾画出最主要的信息,或者最关键的句子、最重要的道理等等。
  4.生命感悟与文化意识在2007年中考写作命题中将会得到强有力地牵引。
  需要注意的是:“生命感悟与文化意识,并非要求进行宏大叙事,进行高谈阔论,而是对身边小事从点点滴滴的地方能够自然渗透进对生命的感悟,骨子里能够站在接受文化教育的角度来审视身边乃至社会、学习与生活中的现象。”
  专家们特别提醒:“强调基础规范是命题者永不放弃的原则。”它将会继续体现在2007年中考试卷中的能够正确使用现代汉语的规范字,标点符号;能够建立起语言简明得体连贯的观念;能够采用大家通用的写作格式,树立行文时要为读者着想的意识等等方面上。因为越是基础的东西对社会全体公民素质的提高会越有用,也才越能发挥作用。“高考2007年的新课改语文考试大纲提出作文中一个错别字扣一分,且上不封顶。”这对中考写作基础规范要求的提升,无疑是一个强烈的提示信号。
  
  二、复习备考应采取的对策
  
  对策一:指导学生研究中考,了解自己,超越自己。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中考说明”,研究2006年各地中考试题,了解2007年中考语文命题走势。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认真检查总结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优点与劣势,然后制订出适合自己的语文复习备考计划,并努力实行之。
  对策二:重基础积累,重能力培养。
  在基础的积累上,既要重视知识的广泛积累,又要重视方法的积累,还要重视生活的积累,以及思想情感方面的积累。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把积累着眼点放在常见、常用、常错的地方,并提醒学生在积累的过程中要重视理解感悟,切忌死记硬背。
  在能力的培养上,要重视汉字书写、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综合运用,以及文言文阅读的迁移等能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要加大训练的力度,尤其要重视思维能力的训练,以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训练效果。
  对策三:讲究方法,提高效率
  训练方法要讲究灵活多样,避免呆板单一,既要考虑适用性、趣味性,还要讲究科学性、实效性,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复习效率。具体讲,就是要根据复习进度和学生实际,采用分册复习法、专题归类法、模拟试题法、自测自评法、互测互评法、竞赛法、表演法、辩论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教师要根据学情,随时调整,想方设法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还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考,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尤其要让他们认识到:中考不仅仅是考知识、考能力,而且也是在考精神、考意志、考思想、考耐力。要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复习,对待中考。
  
  仝根章,男,教师,现居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