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语文高考作文试题的思考

作者:霍学金




  2006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的作文题是:
  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
  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篇文章。
  [要求]
  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看到我省今年的这个作文题不免想到,今年高考作文题的材料是话题材料,作文是命题作文。此二者的结合有人给它取为“半命题”作文或“半话题”作文。对此不免有些疑问,两个“半”字,应“半”在何处?两者相加又是成为怎样的一个整体?到底应是什么样的作文呢?不管这些,还是先审视一下材料和最后的命题及要求再说吧!
  对我省今年高考作文题的审视与思考:话题材料:l、“有人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语出鲁迅小说《故乡》,此语充满了辩证哲学的原理,在“人与路”上强调了努力去实践的重要性。
  路由人走出,事靠人做成。只要人们去大胆地努力,勇敢地实践,一切没有的路,都可创造出来,实践出来。“路”好像是人的行为的一个规则,都按这个规则去做,则这个规则就像被承认和固定下来。
  同时此材料也肯定了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体现了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决定作用。人是路的决定因素,有人才有路,路是人之行为的派生物。“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无论干什么,只要你去想去干就有成果。反之,不去想不去干,就会一事无成。在当今商品社会里,有的人生意看着不好干,可人家越干越大,越干越火红。有的人看着生意怪好,却越干越不行,最后停业。还有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无数共产党人的前仆后继,最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正说明了这个问题。
  话题材料2、“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了路。”语出反话题材料1。意即:世上本来有无数条路,其结果,人们都只往一条路上走,致使此路走不动了,不通了,那么此路也就没有了。一个生意路,刚一露面很好,赚钱。结果大家都去挤这个路,那么这个生意也就做不成了,没有路了。由此我又想到1‰、1/500比率的×××考试,也正说明了此路已基本上没有了。
  话题材料3、“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开放式的材料,预示也可生发想象,另辟蹊径,发掘话题,阐释话题,自定立意,撰章成文。
  最后给一命题:“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根据给的材料是话题材料,根据所给命题是命题作文,那么今年江苏高考作文的形式就是话题+命题。
  在要求上: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在“自定立意”与“文体不限”上,今年的作文仍显示出话题作文的质地要求。
  仔细审视“人与路”的命题,仍是一个二维概念关系作文的命题。即“关系作文”仍需写一篇具有一定理性思维的哲理文章。是的,要阐述好“人”与“路”的关系,及内在本质联系,不写哲理论辩之文,怎能把握好命题,写出扣题合意的文章来呢?
  由此,我省今年语文高考作文仍是话题二维概念关系作文,但命题是重点把握的对象,其文体的要求是:能写成一篇哲理思辩的议论文,或哲理散文,或哲理小说。
  细想来,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好像是一个思变而未变,但又趋向要变的动态趋势。
  话题作文,发展到今天,在一度推崇之后有些降温,是否有点“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嫌,或“物过盛而当煞”之时了。说明人们在高考作文题上期待要来一个将话题作文取而代之的新形式或新概念的变化。但这个变化还未能显现出来,目前仍在期待变中找定位。今年江苏作文题的模式,好像只是“泄露春风有柳条”般的,通报了一下人们期待变的消息。至于将以什么样更合理的作文方式来作为高考作文的考查,目前仍未能展示出来。
  98年诞生话题作文,发展到2003年话题二维概念关系作文,至2004年、2005年这种形式站稳脚跟,但到2006年的百花齐放,命题、给材料、话题等等形式的作文都有出现。充分说明了我们的高考作文的出题,仍缺乏一个成功的理论,或成功的一般性模式。科举时的八股文,虽是“臭婆娘的裹脚”,但是他却有一套标准程式化、理论化的定格与定式,在定格与定式中仍有某种巧妙的技巧。然我们现在的高考作文,客观上反映出来的只是出题者与作文者在心理主观臆想上的较量。在左右比较,反复对照之后,好像是出题者躲之,做文章者猜之,而不是某个程式理论,发展的必然。当前的高考作文题,多少有点像赌博的压注,存在着心理猜测与反猜测的二者张力,这二者张力正说明了它的随意性强,方向目的性差。种种情况说明,高考作文在目前仍处在迷茫与困惑之中。
  
  霍学金,中学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