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语文课程合作学习法三点反思

作者:陈 静




  语文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实施,什么才是最好的迎接它的方式?那就是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标强调指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其中的“合作学习”得天独厚,深得广大教师的青睐。合作学习俗称小组讨论,首先贵在思想上的交流,正如肖伯纳说的: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你和我交换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其实,其好处远不止这些,应该还有如下几点:①展现新式课堂气氛,②体现学生自主地位,③培养探索创新精神,④锻炼团体合作精神,⑤提高学习效率,⑥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但更多的老师只是看中合作学习的表面优势,在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上的探索还很不深入,于是,渐渐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很多教师甚至是有些评课老师似乎都达成了共识——一堂精彩的课就应该有热烈的学生合作讨论环节,否则就是没有调动学生积极性,就不能称为一堂好课。
  任何一种创新一旦程式化了,就不但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反而还会成为前进的阻力,合作学习也是一样。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几种常见的定位上的误区(及对策):
  
  一、问题定位: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
  
  导入——学生看书——老师抛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推举一代表发表讨论的结果。这就是常见的合作学习教学形式,本来是给老式的“我讲你听”课堂带来了新鲜活力,可也正是由于它能营造热闹气氛,于是用的人越来越多。大问题要讨论,小问题也要讨论;复杂问题要讨论,简单问题也要讨论;需讨论的问题要讨论,不需讨论的问题也要讨论。一节课总要设置一个问题给学生讨论讨论,才觉得没有在新课标的队伍中掉队,才觉得心安理得、拿得出手。
  我曾听过一节公开课《胡同文化》,老师一段精彩的导入语,把我们这些听课老师都引入了课堂;紧接着老师就布置下任务,分小组讨论,文章关于胡同的特点讲到了哪几点,于是又马上把我们从浓浓的兴趣中赶了出来。胡同的特点,白纸黑字,在文章里已表述得如此醒目,归纳是可以的,但用得着讨论吗?
  为什么要合作讨论?合作讨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好、更深入地解决问题。如果这堂课需要学生发表内心独有的感受,那就不妨让他们各自畅所欲言;如果今天的这堂课沉默更有利于学习,我们同样也需要沉默。合作讨论也仅仅是一种方式,学生情感投入程度与思维训练强度,才是评价学生参与水平的标准。张志公先生说:“要科学方法,要模式,但不要程式化。”如果不分利弊,把它当成中药里的甘草,帖帖有份,就必然会导致程式化的结果,那么不仅是与语文课改积极倡导合作学习的本意背道而驰,更是白白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所以,我们在设置合作讨论的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问题不能太简单,要有一定的思考空间,或是需要多人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的;②问题要有合作学习的价值,或是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或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精神有帮助:③问题的提出要把握时机,首先应建立在学生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然后当学生为继续探究而产生强烈的合作愿望时再设置问题。
  
  二、角色定位:合作讨论中师生各处在什么位置
  
  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杜威提出了教育的两个要素:发展个性的智慧和养成协作的习惯。这正切中了合作学习的价值,但现实中当进入合作讨论时是怎样的呢?相信很多听课老师都经历过这样的场面——老师方面:有的毫无目的地在过道上踱来踱去,有的干站在讲台上很不自在地也不知该摆什么姿势,有的干脆伏在讲台桌上只管自己看书;学生方面:爱讨论的就扎成堆,没兴趣的既不独立思考也不互相合作,甚至聊起别的东西来;时间方面:想要学生合作多长时间就合作多长时间,本来五分钟就可完成的要拖上十几分钟。
  这样的一堂课,看起来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而实际上是放任自流,让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的美好本意偏离了轨道。既没有发展学生的个性智慧,也无助于协作习惯的养成。为一个劲儿地倡导学生主体,就完全抛弃教师的主导地位,无疑是没把握新课标思想实质而只是为迎合新形式,那就必然会“将孩子(语文)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
  新课标确实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讲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这并不是说老师从此就可以把课堂全盘交给学生,相反地新课标是把二者更强化了,如:“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些话联系起来,不是很明确地说明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地位是要并存的吗?
  有关研究认为,合作学习的目标体系可分成两个部分:学术性目标及合作技能目标。学术性目标,是教师向来就十分重视的,但往往忽略学生合作交往技能训练与培养。而在合作学习课堂中,这是一个尤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如果因为缺乏必要的合作技能而无法进行合作,就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严重削弱教学效果,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合作品质了。
  如何把握合作学习的过程,关键是老师要掌握好“导”的火候。在合作学习中,“导”就是教师要担当合作者的角色,积极参与到各个合作小组的讨论活动中,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指导、监督,实现教学相长。指导,包括问题提示的指导、合作技巧的指导和学习困难的指导。监督,主要体现在及时纠正合作学习对主题的偏离,避免步入误区或走极端;防止学生的讨论敷衍或冷场,需要时作必要的提示:根据学生合作讨论的进展合理调整讨论时间等等。当然,前提还是老师要成为学生真正的合作者。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训练了能力,还有利于好的思维习惯、良好非认知品质的形成,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三、结论定位:讨论的结果如何处理
  
  合作讨论的过程,我们可以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对讨论的结果假如缺乏整合、评价的环节,合作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面,知识点没有落实,也就更谈不上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合作学习的优势何在?
  我听过这样的几节课:一次是一位老师上《归去来兮辞》,把寻找文中的词类特殊现象交给学生做合作讨论,小组找出多少老师就记多少,最终也没做必要的补充、归纳,就转向了下一项学习活动;一次是《<名人传>序》,最后一环是知识的拓展,让学生小组讨论:“你认为历史上还有哪些是罗曼·罗兰所认为的名人?”忽然一个学生在后面叫起来——希特勒,学生顿时大笑,老师不置可否,就问另一学生了,好像刚才什么也没发生;还有一次,老师交给学生讨论的具体问题我已记不清了,只记得那节课两耳充满了老师“好”“不错”之类的简评,不做具体分析,也没有应有的纠正,真是“赏识教育”的典范,但学生就辨不清是非了。
  这几种失误,当然和老师的临场应变经验有关,但有时更多的是对合作学习的理解没有到位:给学生合作讨论,不代表老师就省力了,就可以课前少些备课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是尊重学生个性化的体验了,但不等于怎么理解都行、怎么说都行;课堂气氛活跃确实是新教学形势所趋向的,但老师的批评、指正也不是就会压制学生的积极性,相反地,一次恰到好处的点评,能给课堂注入理性的空气,能激发起学生更活跃的思维,走向更深入的思考。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合作了、讨论了、发言了、热闹了就是合作学习,该分析的还要分析,该总结的还要总结,该指正的还要指正,甚至,该批评的还要批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只是走过场,而是让学习上了一个层次,让学生的合作讨论有实质性的收获。
  合作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落实知识点,但现在很多人的做法是本末倒置,把讨论本身当成了目的,学生活跃,场面热闹,好像是跟上新形式了,实质毫无主题可言,那么,无疑是让语文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在获得真正的认识之前,人们必然会在已知的错误认识中徘徊。”但我们不能太长时间处在徘徊的尴尬局面,引起注意,认真对待,努力解决,才能更快地进步,才是真正体现新课标精神。
  
  陈静,教师,现居浙江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