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中学语文教师的尴尬
作者:张定兵
一、语文课堂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尴尬
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是学习语文的大敌。语文课要讲的东西的确太多,任意一词、一句拓展开来,也能洋洋洒洒万言,甚至更多。如果你想,时刻都可以遭遇这一大敌。就一个语文学科的名字,如果专家们愿意咬文嚼字,足可以出一本专著,甚至系列丛书。有“闲人”嘲弄说,红学家已在研究曹雪芹的毛发——长发还是短发?黑色还是淡黄色?(据说,由此可以判断曹先生家庭经济收入和国民经济的状况。)又有什么必要。
剖析文本,是学习语文的死胡同。整个语文教学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现象,因为语文教师都具备剖析的人师功能,完全懂得“解剖学”的奥秘,方法、技巧和规律都是一流的。一篇优美的文章,语文老师会很从容地把它逐字、逐句、逐段地“解剖”,得出准确无误的结论,歌颂什么,揭露什么,表达什么,细致严密,丝丝入扣,以致面目全非,粉身碎骨。试想,一朵玫瑰,将它撕扯成一瓣瓣来欣赏,那还叫欣赏吗?我看,叫摧残!不过冠上堂而皇之的美名:那叫“品味”。语文课堂的肢解性讲析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许多学生不是因为不喜欢语文而不爱上语文课,而是因为不喜欢上语文课而不爱语文。语文老师教学不是缺乏激情,而是缺乏“语文味”。
注重文章的读写技法,是语文教学的歧途。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一旦被选入课本之后,它就不再是原来的“它”了。教师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把所有的文章都强行纳入一整套不容置疑的法定的“规则”中了。譬如,文章的重点词、句、语段分析,语言、选材、布局的特色,叙述角度、表达方式、写作技巧、主题思想等等。因为这些“规则”似乎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全部学问。为了获得这种“学问”,必须反复训练,强化提高,以致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永不磨灭的规律、公式、定理,以便于将来熟练地运用和创新。老师们为了阐释这些“规则”运用得何其高妙,毫不吝惜地把文章肢解成碎片,供学生细细把玩“品味”,结果却成一堆垃圾。不过,老师的愿望是好的:希望将来即使没有师傅在身边,徒弟也能仰仗师傅传授的“武功”行走江湖。事实上,学生这样的学习能得到什么?他们除了会熟知诸如“含蓄深邃”、“前后照应”、“小中见大”、“寓情于景”之类的写作术语外,对文章的内容思考、情感体验、价值提升却近乎无。理性知识多而泛滥,感性积累少而轻薄;追逐的是漂亮的皮毛,失去了质朴的本源的。这种语文教学也难怪学生厌恶!
二、语文教学目的与教学结果相悖离的尴尬
在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应试”这一功利性目的明显,语文课堂普遍表现为“试题化”倾向。学习一篇课文,无论是何种文体,师生最关注的是“知识点”的细化、“备考点”的落实,设计教法以“练”为出发点来确定目标,分析文章以“题”的形式来肢解内容,甚至连课外阅读都变成了为应试作文而读,阅读的内容单一到多为名人事例、范文、作文选之类。师生往往仍沉溺于应试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惯于在应试的圈子里打转,而事实上导致的结果是,语文既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明显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分,又不能张扬语文自身特有的人文精神,总是在两难之中无所适从,处境尴尬,以致被认为是学与不学、学多与学少无关紧要的可悲学科。
中学的语文教学总是在以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标准答案、同样的分析模式、同样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加以模式化训练,学生像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从课堂教学的定型程序化,到文本解读的统一化,从学生作文的虚伪抒情丧失自我体验的公式化,再到考试题型的标准化,无不是在做着扼杀语文灵魂的事情。一切教学的出发点是有利于考试,即使有人格素养的培养,也成了相当次要的副产品,变成了脱离学生实际、缺少学生自身感悟的空洞说教。如此教学,使语文这个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顿时机械枯燥、单薄乏味,逐渐迷失自己,也失去了学生。
三、老师读写能力低下所遭遇的尴尬
笔者认为,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表现在:能写一手潇洒的汉字,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背一定数量的优美的诗文。这些还是浅层的,深层的要求是教师要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应该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之妙和文学的神奇力量有异乎寻常的敏感与激情,并能运用文字来恰当地充分地表达自我的理解和感悟。
而现状是,绝大多数语文教师还停留在“浅层”上,甚至连浅层的功夫也没达到,仅是一个教学参考话语的复制者,一个用文章学原理解读教本、以追求教学方法与技巧为首要任务的“教书匠”。目前,稍有功力的中学语文教师,都渐渐“升华”成学者、专家,甚至一代宗师,因为他们都在著书立说嘛!
中学语文教师这种功力浅的现状,是无法引导学生去热爱语文、学好语文的。要摆脱这种尴尬的局面,不是没有行之有效的途径的。其实,阅读是积淀教师人文底蕴,提高其思想境界与文化品位的唯一有效途径。联合国倡导“阅读社会”,认为“读书人口”在人口总量中的比例将成为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实践证明,一个有功底、有思想的语文老师,他的教学决不是教材教参的留声机、方式方法的翻版者,它首先必然是持之以恒的阅读者,吸取精华、除去糟粕的思想者,长于积累、善于表达、永不间断的写作者。教学功力的本源来自于阅读,功力的深浅取决于阅读视野的宽窄和阅读积淀的厚蕴。
张定兵,男,现居广东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