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

作者:刘纯刚 胡 斌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堂《秋魂》的公开课,学生初读课文几遍以后,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初读体会,有10个同学踊跃发言,现摘录其中4个同学的发言如下:
  生1:提到秋,我想起了奶奶,奶奶生前说“落叶要归根”,奶奶去世后,大伯把她的骨灰从城里送到了乡下。当秋天到来的时候,看到满院的落叶,我就仿佛又看到了奶奶!
  生2:读后,我受到很大的启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艰难困苦,怎能取得成功呢?
  生3:我们就像一个挂在树上的果子,老师的关怀、家长的呵护、同学间的激励,不正像风、雨、光、热,促使我们成长吗?
  生4:如果你想有好的收获,一定不能懒惰,我们学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我们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熟悉这篇文章的人都称赞:学生们的阅读初感是多么的丰富与多彩,是多么接近作者的情感!学生直接与文本的对话是多么的美妙与成功!
  在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很多老师仍是带着已经准备好地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把结果讲解给学生,只为学生打开主动学习的半扇窗户,并没有为学生打开主动学习的大门。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就应该像执教《秋魂》的这位教师一样,让学生带着课文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教师。
  为了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我们可以事先不限定什么目标,完全让学生无功利地接近文本,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灵,去触摸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人们或许要问:这样做,学生有可能把握课文的真谛吗?教师有可能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学生是在母语的环境中学习母语,学生是带着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和作者直接对话的。学生的感悟和理解可能是肤浅的、不全面的,但不可能言不及义、不着边际。
  让学生和文本直接对话,就可以避免课堂上简单的问答仪式,使教学进入学生的主动探究和发现。充分地相信学生,把阅读教学课堂还给学生,让“文本”真正成为学生的对话之“本”。
  
  刘纯刚,胡斌,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