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情境教学的情境创设

作者:关红霞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强调了语文学习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智力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我认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让学生动起来,有所思,有所做,有所得。从而构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的语文教学课堂,以文本为主要学习素材,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多样的对话、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语文素养的相对提升,语文能力的绝对提高,思维习惯的逐渐养成,从而乐学、善学。
  
  一、创设情境,产生共鸣
  
  多年来,我一直在实践着“情境教学法”,我认为课堂气氛、学生情绪、教师的感染力三者的和谐统一,是语文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从而营造了学生乐学的温馨愉快的课堂情境,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情感释放出来,每次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我教《我与地坛》第一课时,先读了报上的几条消息:“天津一个16岁的花季少女和母亲拌了几句嘴,一时想不开,吞服60片晕车药自杀。广州一个9岁男孩儿,午后玩玩具,妈妈批评几句,竟上吊自杀。上海一个16岁的少年,和母亲发生争执,一气之下从6楼跳了下去。”然后让同学们思考,对“生命”这个话题你是怎样看的?对“珍爱生命”或“敬畏生命”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这样,师生就在一种人文关怀中自然地通过史铁生的生命经历和遭际的表现进行归类,语言分析,思想挖掘,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理解、体会、感悟,从而形成自己的“生命观”,“价值观”。整个课堂的学习过程,学生很激动,思维非常活跃,师生多次以自身和亲人为范例说明生命的可爱可贵可敬可亲。切实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在语文学习中体现了“文以载道”的思想。
  现代心理学探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学生接受信息的阀门,积极的情感是学生认识活动的“能源”和“发动机”。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自身情感的凝聚力、感染力,并结合文本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情,情情相生,产生共鸣,这样,就为下一个环节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巧设问题,激活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科学性、严密性、层次性都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尤其是“主”问题的设计,关系到“次”问题的牵引,或者说,整体把握文意,梳理信息,提取概括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战中,有时“一问”中“的”胜百问、千问。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一动牵全发”。如,我教《祝福》时,主问题是这样设计的: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通过和文本的对话,寻找依据,证明这个观点。同学们的思维动起来了,顺着这个“别致”的线索,找到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①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在春天没有丈夫的;②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才过时被婆婆抓走的;③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④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同学们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作者突出祥林嫂没有春天的悲剧,其中蕴含了一定的象征含义,从而更加深刻地剖析了封建社会神权、族权、夫权对劳动妇女的压迫和迫害,导致了祥林嫂没有“春天”的悲惨命运。这里的“春天”我认为应该是作为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本能的幸福和向往。
  就这样,“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很新颖的线索“串”起了祥林嫂半生乃至于一生的“片断”这些“珠”。再如《荷塘月色》的教学,我们可以试问:此文按照作者的行踪、情感变化、景物描写这三个角度分成三大部分吗?为什么?再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一个主问题:这一课中的情感张力紧紧依托在课文的句式表达之上,你能证明或否定这一说法吗?真是屡试不爽。
  
  三、引导点拨,探究置疑
  
  我们知道,对任何一个陌生的文本,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提出问题固然重要,但是,培养他们科学地合理地解决问题,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才能。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学习品质、发展能力。如,我在处理《诗词鉴赏》这个专题教学的时候,关注了高考命题的四个角度:一是思想内容的赏析;二是具体形象的分析;三是表现手法的理析;四是语言风格的评析或品析。如,诗人或词人借助什么物,抒发什么情,表达什么理,寄托什么志……学生从理论上有了这样一些认识,在解读诗歌或词的时候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了。
  当然,语文教学百花齐放,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更是多姿多彩。每个教者都有自己的教学体验、经验,笔者仅就自己在一线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谈了一点儿初浅的认识,还望同仁批评指正。
  
  关红霞,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