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语文如何渗透自然美的审美教育

作者:杨程基 杨晓梅




  中学语文课文中描绘了大量的自然山水、风土人情、地理风物,表现了祖国锦绣河山的雄奇壮美,多姿多彩,新美如画。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笔财富,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绚丽多姿的自然美,提高学生认识和欣赏自然美的能力,进行审美教育;同时,借助教材中的自然美,陶冶、锻造学生的情操,形成正确、高尚的审美情趣,健全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自然美,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才能。
  首先,引导学生真切地进入作家所描绘的自然美景的画面中,受其感染,受其熏陶。无论语言感悟能力强或弱的学生,都应借助文学作品语言的魅力,反复朗读、体味揣摩,才能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1、反复诵读以明其义,会其神。许多优美的诗歌、散文,如《沁园春·长沙》、《再别康桥》、《致大海》、《我热爱秋天的风光》、《荷塘月色》等等,语言精炼、优美,富有节奏感,音乐美,意境或开阔宏大,或优美神奇,写景状物出神入化,不加强朗读无以领会文章的美妙,这就要求教师采用范读、个别诵读和带着问题集体诵读的方式来领会要义,强化情感,渲染气氛。绘声绘色的朗读还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化平面为立体。
  2、精当的对比或类比使特点更突出,形象更鲜明。同是写秋,毛泽东笔下的秋景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色彩绚烂,生机蓬勃,“万类霜天竞自由”。蓬勃的秋景表现火热的斗争生活和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欧阳修感受的秋天是愁云惨淡,“烟霏云敛”,“其气栗冽,砭人肌骨。其意萧条,山川寂寥”。用秋天肃杀、凄凉的画面,表现安于现状、清心寡欲的消极情绪。宋玉则慨叹“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不满黑暗现实,但又叹老嗟卑,哀愁满面,无能为力。作品中的自然景物带有作家浓厚的主观色彩,由于诗人的经历、心情和胸怀抱负的不同,对秋天的描写与感受也截然不同。
  3、利用多媒体、科教片、风光片等直观教具的教学材料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亲临作家描绘的场景,通过耳闻目睹、切身感受来体会语言艺术的魅力,增强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如讲授《我的空中楼阁》,完全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于“山脊”,浓荫匝地,树影婆娑,掩映于群山绿树中的小屋,那若隐若现,“活泼翘起的屋檐”、“整齐的图案式的屋瓦”,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再加上“有形的围墙”和“无形的围墙”、“袖珍形的花园”和“无限的领空”,白天小屋的清新和浪漫,夜晚小屋的缥缈和朦胧,……这种直观、灵动的教具比语言讲析更真切、更形象、更具有语言无法比拟的艺术魅力,使你在不知不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其次,跳出教材,发掘作家描绘自然美景的深层内涵,培养描绘自然美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除了把学生带进教材的美景中去,让课文美景变为学生的切身感受,使学生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提高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入领会作家描绘自然美的目的和文章内涵,培养发现自然美,描绘自然美的能力。
  1、由景思义。“义”是写景的意义,文章的主旨。文章的意义往往体现在作者描绘的生动的画面之中,而生动的画面往往由美丽神奇、绚丽多姿的自然美景组成。如《荷花淀》开头对白洋淀风情和夜景的描写,为人物活动提供了一个明朗清新的环境,也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而对“苇子的长城”,“无数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等的描写,则表现白洋淀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为后文写人们奋起抗日,保卫家乡作了合乎逻辑的铺垫。引导学生明确:这样的自然美景的描写对塑造人物、表现主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景是情的基础,情是景的表现,景与情是密不可分的。比如《果树园》一开头从听觉、视觉、嗅觉等方面描绘果树园迷人的景色,抒发了翻身农民摘取胜利果实的喜悦之情。《荷塘月色》那朦胧的月色下清香扑鼻的无边的荷叶荷花,幽僻、寂静的荷塘上淡淡的云雾和恬淡朦胧如牛乳、轻纱般的月光,无不反映出作家借景排遣对现实失望的哀愁情绪,情与景达到了和谐统一,水乳交融的境地。
  3、观景思人。课文中的景物与人物密切相关,因为人物必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之中,人物的性格、思想、情感和周围的环境有紧密的联系。《爱莲说》借荷花的“香远益清,亭亭净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士大夫高洁的品格。
  4、以景写景,模仿创造。语文教学不单单是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理解描绘自然美的目的,把握文章内涵,更重要的是培养和训练他们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学以致用,学会发现进而描绘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美。教材中江南的春花春雨春草,海滨的朗朗轻风,踞于山上,“憩于枝头”,“轻灵而自由”的小屋,榆柳倒映,水草招摇,星辉斑斓的康河……皆可成为学生借鉴、模仿、创造的意象,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写景状物,观察与表现自然美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
  
  杨程基,教师,现居湖北襄樊;杨晓梅,教师,现居湖北丹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