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例谈中学生的审美教育

作者:林俊宇




  古往今来人们对曹操的看法莫衷一是,或褒或贬不绝于耳。至《三国演义》似已定性,曹操——“大花脸”——一代奸雄,这一片面的认识在民间根深蒂固,影响了我们对曹操的认识,对“真”的认识,中学语文课本选录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等,但这仅从文学的角度认识曹操,认识曹操的思想是不够的。曹操的形象是非常丰满的,曹操的为人功业是要辩证看待的,这样的人物是中学生审美教育的一个范例,应充分运用。使学生“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取其优以育美,弃其恶以扬善,使学生懂得分析是非,自觉远离丑恶,这才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尊重客观事实是审美教育的前提.
  
  曹操,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须,自幼放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年,在三国时期的历史舞台上他纵横65个春秋,流传下的英雄故事,时时令后人感慨莫叹。观其一生,从举孝廉踏上仕途开始,到后来挟天子以令诸候,其间收黄巾,讨董卓,败袁术,破陶谦,平张邈,杀吕布,灭袁绍,定乌桓,降刘琮,走赤壁,克马超,战孙权,收张鲁,封魏王,弃汉中。这是超凡的军事和政治智慧的体现。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这是尊重事实的客观认识。
  但历史有其局限性,曹操跳不出大地主大官僚的局限,具有封建性。这种尊重事实的态度是审美教育的前提。
  
  二、对比审美发现问题
  
  曹操一贯礼贤下士,手下谋臣虎将如云,甚至能重用将他祖宗三代骂得体无完肤的陈琳,但他却容纳不了恃才傲物的祢衡和容貌丑陋的张松,这是他性格的一方面。他因多疑而误杀吕伯奢一家,明知错了,还把吕伯奢也杀了,他错而不悔,干脆一错到底。官渡之战,破了袁绍,从袁绍的档案中找出一批信件,是他手下的谋士通敌的罪证,他看都不看就付之一炬。姑且不论当时的形势,但是他放则放矣,并且一放到底,这一点的确也是难得,这又是一方面。曹操有许多“面孔”,曹操能容人的气量使他得天下之英才,成就一代霸业,而他多疑,残酷的性格又使他失去援助,直至危害自己的性命,他因怀疑华佗而赶走他后又加害于他,最后害的还是自己。张辅认为曹操最恶劣的品质就是多疑,暴虐。正是因为这两点,三国时期诸多俊杰如荀彧、杨修、孔融、桓晔都惨遭毒手,董昭和贾诩装疯买傻才得以幸免。而“威而有思,勇而有义,宽弘而大略”的刘备则得道多助。我们要教育学生善于通过对比进行审美,美和丑是相对的,没有对比就发现不了问题。就是曹操这样有严重缺点的人,他还是有他的长处有点“闪光点”的,这就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通过对比发现“闪光”点,抓住“闪光”点,择善而从,取其优以育美,弃其恶以扬善就是了。学会对比审美是从不自觉审美向自觉审美的一个关键,是学生健全审美意识不可或缺的一步。
  
  三、辩证审美认识问题
  
  在元明时期的学者士人心中,曹操形象基本趋于一致。概括起来即是“肯定其才能,诽议其为人”,如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魏武帝集题辞》中说曹操“乐府称绝,文章瑰玮”、“汉末之名人,文有孔融,武有吕布,孟德实兼之”,此评价不可谓不高。但在评论其为人之时又说曹操“称王谋逆,甘心做贼”,贬的也不可谓不重。实际上《三国演义》不是一味的贬曹,对曹操的才能智慧及历史功绩都有所描述。可惜的是人们只记住了《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奸”的一面的刻画,而忽略了对其正面的肯定。古语云:一乱一治。汉末纷乱,民不聊生,曹操兴治乱之策,安天下之民,恢复生产,于私于公都是有利的,从唯物辩证法来看,曹操不是贼,“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总而言之,要肯定好人的优点不难,但要肯定功过参半毁誉参半的人的优点,肯定自己讨厌的人的优点,肯定自己的对手的优点却很难,这需要勇气需要度量需要智慧。中学阶段发展学生的审美观,通过品评历史或现在的人物,通过客观分析形成辩证看问题的能力,才能使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品质,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林俊宇,中学语文教师,现居广西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