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的应用策略
作者:徐文凯
一、激发兴趣。
1、宣传激趣。可利用多种形式,如讲故事、小组讨论、辩论会等,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要求大家针对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的现象,让他们献计献策,讨论如何扩大阅读面,如何提高阅读效率,如何提高阅读兴趣。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提出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的使用要求。
2、示范激趣。教师可将自己或他人的阅读记录册在课堂上向学生作示范,以引起学生仿效的欲望。形式多样,设计别致,内容丰富,见解独到的阅读记录册定然会赢得学生羡慕的目光,使他们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
3、自主活动激趣。一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设计、装饰,准备好一本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可以想象,在自己亲手设计美化的记录册面前,哪个学生会不想在上面留下自己最佳的阅读痕迹呢?二是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选择记录样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和能力作不同的阅读记录,阅读能力弱的可以只作阅读摘记,从好词好句开始慢慢积累,而阅读能力较强的就可以在记录册上作读书点评和谈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充分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三是给学生有充分的情感自主,让他们只挑自己最喜欢的好词佳句作摘录,只挑最使他感动、体会最深的部分谈感爱。
4、展示评比激趣。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展示交流,同时进行评比与奖励。比谁记录及时、认真,比谁的进步大。对优胜者要进行适当形式的表扬和奖励。
二、注重指导。
1、指导学生记录方法。开始时,教师要及时、细致地指导学生进行记录,从简单到具体,循序渐进。要求学生每阅读一份读物,都要记录基本信息(文章、名称、作者等),通过阅读掌握的词语和优美句段,也都要在记录册上有所体现,最好还要把自己对课外读物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这将为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写好作文打下基础。
2、指导学生质疑解难。《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点,鼓励学生不迷信书本,不迷信老师,敢于向司空见惯的事物提出疑问和批判,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指导学生记录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的所质之疑和所解之难。
3、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省对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使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依照一定的要求评价和反省自己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课外阅读数量、阅读质量、发展进步、改进或克服的问题等,反思自己的阅读行为,在反思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反思中成长。
三、讲求实效。
1、将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与课内阅读教学相结合。一是方法的迁移。“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内习得的各种阅读方法如精读、泛读、速读等在课外阅读活动加以应用,也要引导学生将课内掌握的对语言的分析、概括、表达等方法在课外阅读记录册上加以体现。通过课内学习加强课外实践,然后又反馈到课内阅读教学中,从而提高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效果。二是内容的延伸,即将课内阅读教学的内容向课外阅读延伸。可以采用比较阅读,通过课外阅读加深学生对课内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后,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一组关于亲情为主题的文章,并在记录册上品悟不同的亲情,感受同样的人间真情,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感悟。
2、将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与多种语文活动相结合。为突出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的语言训练功能,可以将记录册的选材范围加以拓展,或是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编辑个性化十足的图文,出成班级阅读小报,向同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或是将记录内容汇编整理,进行信息化技术处理,形成别具一格的电子杂志;或是将主题式阅读的记录情况在特定时间在班里交流,进行读书活动交流等等。通过这些语文活动,增加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加强合作交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总是希望读有所得,能得到同学师长的认可与赞许,从而获得成就感。对此,教师可经常性地开展一些相关的交流活动,让学生的阅读所得得以展示交流。如开展读书报告会,交流学生喜欢的作品和自己读后的心得,或是由学生选择最喜欢的美文并配上推荐理由印发给同学们传阅,这样的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大都会很高。又如读书知识竞赛,内容可以包括书名、作者、主要内容、重要人物、艺术特色等,以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另外像读后感写作比赛、主题班会等活动,这些都是学生自我展示、相互交流的大好时机。更为重要的是,加强这样的合作交流,一方面可以大大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另一方面,学生将会因为得益于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更认真地使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册,最终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良性发展。
徐文凯,教师,现居浙江诸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