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如何指导写情境作文
作者:王志栋
情境作文,就是教师有意把学生安排在真实特定的情景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观察,去体验,逐步感受其境、其情,勤回忆,或联想,或想象,做到情景交融,情人交融,把这些情感体验写出来,就成了情境作文。情境作文训练离不开教师的“导”。即如何设置真实动人,可感具体的场景,如何让学生体会感受其景、其情;如何指导学生构思、选材、组织、立意、表达。我的具体作法是:突出一个“实”,体现一个“新”,做到一个“快”。
哥德说:“对情境的生动感情,加上把它表现出来的本领,那他便成诗人了”。情境作文训练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突出一个“实”字,即写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抒真挚强烈的情和感,绘细致逼真的景和物,把观察体验的结果表现出来,便是很好的作文了。这也正如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说:“感动人的绝不是人所不信的东西。”诚实的写作,朴实的体裁也感人。作文中矫情扭捏作态,好的材料也被糟蹋了。初中教材中魏巍的《我的教师》,朱自清的《背影》,萧乾的《枣核》都以真挚强烈的感情,典型的材料,朴素凝炼的表达感动读者,这些都是学生作文应该借鉴和模仿的典范之作。
我在指导学生写情境作文时,力求使学生围绕“实”作文章。比如,有一次,我在指导情境作文训练时,事先设置了一个特定的情境:在静静的月夜里,让学生围绕这个情境进行回忆,构思、联想,选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景、情、理,突出真情实感。结果,全班的作文都比较成功,各具特色,没有一篇在题材上有雷同现象的。有的学生写“月夜里,风里带来庄稼成熟的气息,邻居二叔加班加点,为乡邻赶修农机,为农民服务;有的写“夏天的夜里,父亲唉声叹气,忧心忡忡,因为他不懂种菜知识,蔬菜得了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学生决心努力学习科技知识、为家乡作贡献,有的写“月夜很静很深,母亲在灯光下为自己缝做衣服”……这些材料改变了过去那种千人一面的不良文风,很生动感人。王蒙说的好:“写自己的真实生活,哪怕写出一粒沙,也比套出一座山好得多。”
我在作文课中,经常启示学生:“别人种草,我种花。”只有这样,你文章才能新颖、典型、生动,立意要常中见新,平中见奇,使读者有出乎意料之感。这就是我指导学生追求的目标——“求新”。“求新”即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善于发现新的东西,写那些应该写别人都不曾写的题材,别人未走过的地方我去走,前人未开垦的地方我去开垦。必须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材料和感受,这就避免了与别人的雷同。著名作家贾平凹说:“平凡的事物往往隐含有不平凡的意义,生活的深奥哲理。”他的散文《丑石》就是很好的例子。指导情境作文训练也应该做到平中见奇,推陈出新,以达到让别人压根儿都没想到你的题材里会隐含那么美好的东西目的。
比如,有一次指导作文训练时,我布置的题目是“妈妈”。要求学生可以在“妈妈”前或后加字词,以求题目更具体。选取一个具体的情境,写表现自己妈妈的记叙文。可以小见大,角度要新。作文批改时我发现学生文章都是写自己的真实经历,材料和立意都很新。如:有的写《妈妈的泪》,有一次,因为没考好,让妈妈失望了,妈狠狠地打了自己一顿,事后妈妈偷偷地流出了泪,这泪中隐含了多少关心、疼爱和希望啊;有的写《妈妈那颗心》自己的妈妈勤劳俭朴,从来没见过妈妈穿一件新衣服,可是在自己的生日那天,妈妈却为自己买一身新衣服和生日蛋糕。慈母之心可见;有的写《妈妈的背影》,有一次,妈妈总是送自己上学到村口的老槐树下,直到看见孩子进了校园方转身回家,从母亲的背影中表现了她对孩子的希望,关心和爱护;有的写《夕阳中的妈妈》等等,这些作文都十分新颖动人,写出人所不曾经历的材料和情感。
另外,我指导写情境作文时,经常训练学生的作文速度,养成一挥而就的习惯。即做到一个“快”字。学生的写作速度很重要,考试的时候,总是在几十分钟要完成一篇作文,就是要求学生作文要快速审题,快速选材,快速立意和表达。为此,我经常创设一个竞赛的环境,开展“小小擂台赛”,这样学生在作文时,大脑就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写作动机强烈,感情激越,作出的文章质量就较高。
总之,初中作文教学是一项艰巨、复杂、长期、系统的工程,它要求教师坚持不懈地去努力实践,积极探索,创造出一套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作文教法模式,以便加快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王志栋,语文教研员,现居河南鹿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