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语文课堂虚假繁荣的隐忧

作者:高国营




  时下的中学语文课堂可谓热闹非凡,分角色朗读,课本情景剧表演,课文文体改编,课文“故事新编”,课文相关资料的多媒体演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真正算得上是异彩纷呈。
  应该说,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热闹过后,一堂课下来,学生到底从课本中学到了什么,课本中的重难点解决了没有,这些似乎在有些师生看来都不重要了,只要有热闹就行了。笔者曾听了一位青年教师讲的戴望舒先生的诗歌《雨巷》的公开课:老师先简单地介绍作者,接着男女生朗读课文,然后讨论朗读的好坏;紧接着讨论诗中的丁香女撑的油纸伞应该是什么颜色的,丁香女的发型应该是什么式样的,丁香女的衣服应该是什么颜色和款式,丁香女的脸色应该是红润的还是苍白的,只有如何如何丁香女才能是诗中的形象;丁香女的形象讨论完后,老师画出丁香花的形状,学生讨论丁香花的特点,分析丁香花这个意象的作用;最后,老师用多媒体播放配乐有丰富画面的课件。一堂诗歌教学课在热热闹闹中结束。这一堂课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笔者不解的是,戴望舒先生在诗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一直在暗示读者,他“希望”逢着那么一位丁香姑娘,丁香姑娘只是诗人虚托的意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去讨论丁香女的衣着打扮吗?诗歌的音韵美以及这种音韵美带来的表达效果怎么能够忽视呢?诗人的淡淡的愁怨难道不值得细细品味吗?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意无意的喧宾夺主行为,花样百出形态各异。有的老师在讲《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由死海的地理知识到海水的化学知识,由死海的旅游价值到死海的政治地位,天南地北,滔滔不绝,而对该文作为说明文的这一最大教学点却视而不见。有的老师在讲《看云识天气》时,地理学、天文学一大堆,俨然高深的学术研究。有的老师在上刘征先生的《庄周买水》时,把课文上成了小品表演,而作品所特有的杂文语言风格以及它讽刺特定的社会现实的作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却鲜有涉及。有的老师为了迎合多数学生,小说课、戏剧课干脆就用放电影的方式对付,学生赶热闹,老师也省事。这些课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其实是一种“虚假繁荣”,学生弄不清课文的重难点,教学目标无法完成,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养成?
  语文学习,特别是中学语文的学习,应该重在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上。语感培养的有效方法,无非就是诵读语言和品味语言,别无他途。这是几千年来人们学习汉语言的经验。比方说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学生普遍都很喜欢,但是,如果老师在上这首诗时只是搭花架子追求热闹,学生是很难进入海子的精神领地的。表面上的朗读可能只会让学生体会到欢悦,而海子骨子里的孤傲、孤独、孤愤,只有通过对诗句的静静的品味才能参透。(如海子为什么发誓要“从明天起”,而不是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为什么海子心目中“幸福的人”的幸福是喂马劈材粮食和蔬菜之类;为什么海子愿别人“在尘世获得幸福”,而他“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再比方说,《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这么一句话:“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这一“急”用得多好:它不只是反映了赵国情势的危急;在赵太后这一女性刚刚执政的微妙形势下,秦国就“急攻之”,可见秦国用心之险恶,触龙劝退秦兵之难就可想而知了。而学生对这些往往马虎过去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时时牢记自己的主导地位,唱响课堂主旋律,尽最大努力排除杂音干扰。课堂上的那些“虚假繁荣”(往往就是一些引诱人的杂音),可能会取悦一时,但终究贻害无穷。
  哗众取宠式的热闹,填鸭式的密集的知识灌输,都是不看对象不顾目的的盲目教学。让语文课姓“语文”,成为名副其实的语言文学教学课,就必须剔除语文课堂上的杂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国营,男,教师,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