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我教《邹忌讽齐王纳谏》

作者:高颂民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文短,但知识点很多。如:一字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叙事设喻、时间顺序、类比推理等。在课堂教学中,文本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但不是语文教学的“演出本”。为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有必要对课文作一系列的艺术处理。
  
  一、取舍处理
  
  一取文章主干。抓住了主干,脉络自然分明。《邹忌讽齐王纳谏》主干是“讽”。“比美”的“三问”是讽的原因,“规劝”的“三比”是讽的经过,“纳谏”的“三赏”、“三变”是讽的结果。没有邹忌的讽,就没有齐王的纳谏,就没有“皆朝于齐”的“国际影响”,“战胜于朝廷”的政治见解就无从立意。通过抓主干,便于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
  二取文章重点。《邹忌讽齐王纳谏》重点是构思。为使自己的政治主张被接受,作者不是正面论述,而是叙事设喻。先讲述“比美”的故事,再写邹忌推己及王,设喻劝规,然后引出齐王纳谏,最后阐明政治见解。抓住了重点,学生自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
  舍,就是对上述以外的内容少讲,让学生根据课后注释,再借助工具书自读、自译、自练。多给学生时间,老师只引导、点拨,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怎样进行取舍呢?首先是根据教学目标,其次是根据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具体情况。
  
  二、逆向处理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按时间先后顺序组织材料的。内容结构是逻辑顺序,由因写到果。为突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清作者的思路,教学时可对课文作逆向处理。具体可从课文结尾句入手,引导学生由果探因(当然要在学生充分地预习之后)。
  师:“此”指代什么?
  生:燕、赵、韩、魏,皆朝于齐。
  师:燕、赵、韩、魏为什么皆朝于齐?
  生甲:齐国强盛,害怕齐国。生乙:齐王纳谏除弊。
  师:很好。请同学从课文找出根据。
  生:齐王纳谏,出现了“门庭若市”、“时而间进”、“无可进者”的大好形势。期年后,举国上下都没有意见可提了,说明国家治理好了,自然就强盛起来了。所以,邻近国家都朝于齐。
  师:这位同学归纳得非常好。“从令初下”到“期年之后”,从“门庭若市”到“无可进者”,进谏情况历经“三变”,有没有这种可能:齐王暴虐,大家都不敢讲话了,所以无可进者呢?
  生:没有,齐王不是暴君。
  师:既然“没有”,齐王又“不是暴君”。那是什么原因出现了“无可进者”的大好形势?
  通过设疑、阅读、讨论、交谈一步步逆推出“三变”、“三赏”、“三比”、“三问”。通过逆向推理,学生可明显感悟到文中的四个“三”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结构精巧,构思独特、严密。
  这样逆向处理好处有二:
  1.使学生知道课文写作顺序不仅仅是时间顺序,而且也是因果逻辑顺序。即“三问”→“三比”→“三赏”→“三变”→“朝”→“胜”。前者是后者的原因,后者是前者的结果。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设计如下板书提纲:
  
  一个“讽”字贯穿全篇。教学时可作如下深层发掘处理:
  师:课文标题写了两个人,一个是邹忌,一个是齐王。邹忌后边用了“讽”字,齐王后面用了“纳”字。下边请同学仔细在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师:1.这二位各是怎样的人?2.试对标题作语法分析。
  生:(经过激烈地讨论,最终形成共识)1.邹忌是贤臣,齐王是明君。邹忌贤在善讽谏,齐王明在善纳谏。
  2.邹忌讽齐王纳谏,讽的宾语是齐王,纳谏的主语是齐王,那本文标题就是典型的兼语式句子。
  
  师:1.讽和纳这两动词是什么关系?2.哪个词是关键?
  生:1.讽是邹忌所作,纳是齐王所为,两个人做了两件事,两个动词两种行为,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2.(1)讽把邹忌和齐王联系起来,讽是关键,讽是纽带。
  (2)讽在前,纳在后,没有邹忌的讽,就没有齐王的纳,因此讽是关键。
  (3)讽是纳的原因,纳是讽的结果,所以讽是关键。
  通过以上的发掘、疏导,学生很快理解、掌握并当堂背诵了课文,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艺术地处理文本,要从教材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文本,依靠文本,用活文本,实而不死,活而有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高颂民,男,教师,现居江苏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