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细微之处见真情
作者:陶翠洁
其实,只要我们认真研究一下近几年来的高考题,就不难发现,古典诗歌鉴赏题的设题方式不外以下三个角度:(1)从内容、意境角度设问;(2)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设问;(3)从表达技巧角度设问。但是,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最终都要归结到诗歌的主旨上来,弄不清诗歌的主旨,一切都无从谈起,而如何在短暂的时间里迅速把握诗歌的主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以作者和朝代入手
自从1994年高考出现古典诗词鉴赏题以来,所有的诗歌都会附上作者的姓名、朝代,从这些诗人的姓名(除较陌生的)和朝代中,我们能够获得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诗人所选择的题材,所要表现的思想,所要抒发的情感,都是由诗人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他的修养、学识、思想,甚至他的诗风所决定的。我们平时应当尽可能多地了解掌握知名作家的生平、思想、诗风及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唯有如此,才能把诗歌的作者与朝代所蕴含的内容挖掘出来。
比如2004年广东卷《江汉》的作者是杜甫,题干中也明确地告诉我们该诗是他晚年客居江汉时所写,杜甫是我们非常了解的诗人,他一生想为国效力,但仕途失意,加上家庭变故,后期变得穷困潦倒,特别是到了晚年,更是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即使这样,他仍然是身在下层,心忧天下,因而形成沉郁顿挫的文风。只要结合杜甫的这些生平,就不难看出诗中所寄寓的凄凉孤独而又开阔旷达的意境,不难理解那飘泊无依的沧桑之感与报国无门的怨愤之情了。
这是知名作家,我们平时接触较多。也很熟悉,但若碰上一位“素不相识”的诗人时,也不要过于紧张,因为命题者往往会标明诗歌的写作时代,从而暗示诗歌的写作背景,降低鉴赏难度。
二、以诗题入手
诗词鉴赏几乎没有针对诗词的题目来直接命题的,但是我们都知道题目是文章的主旨和灵魂所在。它或多或少地或隐或显地描示出所写的内容,故在阅读时,必须留心诗题,注意分析思考题目所传达的信息,注意把握题目与内容间的关系。我们很多人看到诗歌后常常忽视对文题的分析,从而错失机会,弄错了诗本来要表达的含义。
比如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一诗,若仅仅把诗拿来看,似乎写的是闺情,一新婚女子为了得到公婆的喜爱,画眉打扮之后征求丈夫的看法。然而,我们看看这首诗的题目,不免就会对这种想法打上问号,既是“上张水部”,即是写给一位地位比朱床馀高的年长的人,朱床馀怎么会献上这种闺意之情的诗呢?以“闺意”为隐喻,用诗向张水部询问自己的情况,征求他的意见,看自己的文章是否符合考官的心意,想到这一层时,我们就不禁会为朱床馀的才华,诗意的巧妙而拍案叫绝,这样,诗的主旨就很容易理解了。
对题目的分析思考,并不一定会得到具体明确的答案,但它却为我们的鉴赏阅读提供了方向,避免了盲目性。
三、从对诗歌的注释与诗前小序入手
有的诗歌鉴赏题在诗题后写上一个小序或在诗歌的末尾带上一两个对诗歌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注释,很多人在研读这些诗歌时为抓紧时间,会忽视对小序的解读和对注释的理解,这些都是十分错误的做法。不去认真理解这两个内容,很容易偏离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甚至会把诗文的意思完全弄反。例如杨万里有一首诗名为《过杨村》,尾联两句说“政尔清和还在道,为谁辛苦不归田”,倘若没有对“政尔清和”进行注释,很多学生便会想当然地将这四字理解为“政治清明”,其实看一眼诗后注释便可得知:“政”通“正”,正当的意思,“清和”指农历四月,看到这里,我们不禁会恍然大悟:这句话讲的是正当春意盎然的农历四月,我还在赶往外地做官的路上,农村有这样的美景,我何不回家种田,出去辛辛苦苦地做官,究竟是为了谁呢?表现了诗人以田园乐趣衬托辞官归隐的愿望,很多学生由于没有认真解读诗后注释,导致将诗歌的主旨理解偏了。
可以认为,诗前的小序和诗后的注释,是帮助我们准确理解诗人的意旨的得力助手,千万不可视而不见。
四、从诗歌的末两句入手
中国诗人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喜欢在前面写些景物然后在诗歌的最末尾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通常我们把这种在末尾表达主题的做法叫做“卒章显志”。我们略微地翻一下《唐诗三百首》或《宋诗鉴赏词典》就不难发现这一秘密,所以,我们在认真阅读诗歌的前半部分后,必须特别认真对待诗歌的末句尾联,因为这两句话多半是在表达诗人写这首诗(或词)时的真实想法。
我们仍以前面讲过的杨万里的《过杨村》为例。可以看到,这首七律前三联都是写的春天美景,只有第四联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喜爱之余那一种辞官归田的愿望,倘若我们仅看前三联,就容易把这首诗理解为赞美春景,热爱春光的一篇佳作了。由此,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本句或是尾联所表达的含义,从中去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
陶翠洁,教师,现居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