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以人为本回复学科的特异性

作者:邢燕萍




  语文教育一直是中国当代教育史上的热门话题,从“九大流派”的理论和实践,到“工具观”与“人文观”的大讨论,都因其各有所长又各有弊端而终无定论,至今仍是各持己见。当我们博取众家所长进行比较时就不难发现,各家各派都把目光聚焦到了人本身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上,都开始关注语文学科的特异性。“以人为本,回复学科特异性”的相同理念已成为了当前语文教育观念的共同趋势,这并不是一种巧合或偶然,而是在人类自身发展需求下,语文教育在不断的迷失和改革探索中得到的共同理念。
  
  一、曾经的迷失:语文教育的“功利性”
  
  反观当代语文教育几十年的历程,语文教育始终受制于“社会的需要”:建国初期强调政治思想教育的需要,八十年代起强调科技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在这一切“需要”中,惟独没有“人”的需要,没有语文学科“自身”的要求。
  建国初期,出于整个国家对思想意识形态的宣传的需要,我国语文教育在继承“文道统一”原则过程中,长期将“道”狭隘地理解为“政治思想”,无论选文还是教学目标的确立乃至具体的教学过程,都无一例外地执行着政治宣传工具的使命,语文教育的政治功能不断升级。由于只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思想性,语文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功能被忽略,语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被忽视,语文的人文性、艺术性、审美性被否定,而人的需要在强大的政治和道德的攻势下,更是荡然无存。功利目的下的泛政治化和泛道德化,给语文教育带来了莫大的伤害。
  随着人类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挑战,以及国际“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潮的影响,我国语文教育观念又从政治的功利转向了科技的功利。
  审视以往过分强调思想性带来的弊端,我国语文教育把目光转向语文学科的知识性和技能性,开始强调语文的实用价值。在这样视野中,语文教育把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放在了第一位,语文教学高度重视基础知识的讲解,强调语言文字的功能,于是,内涵丰富的语文学科在这里仅仅只是字、词、句、段、篇的累加。由于语文教学抛弃了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的品位涵咏,囿于知识和字词的条分理细的讲解,因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感知,只强调教师的准确叙述,所谓的能力培养也只是听、说、读、写中对知识的准确记忆和再现的训练,而缺少对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个性气质、人格品质的塑造还是一片空白。唯科学主义的渗透,使语文教育跳出了政治功利的局限,却又陷入了另一个功利的圈子,语文学科的特质仍然流失于学科所共同的科学理性。
  从屈从于政治到追求知识再到关注能力的提高,语文教育无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无论是“泛政治化”还是“知识本位”和“能力本位”,语文教育所追求的还是对社会的实用层面,对实用功能的过分看重,忽视了对语文学科的特质。
  
  二、目前的焦点:以人为本和学科的特异性
  
  当冲动盲目的争论和改革逐步冷静下来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片面强调语文的某一社会功能的语文教育改革,正是对语文教育造成严重伤害的根源。语文教育在不断地被诘问、剖析和审视后,人们把目光渐渐地聚焦到“人”本身。回复人“自己”的需求,还语文学科以本来面目的呼声为语文教改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在谋求政治经济大幅度发展背景下,“失我化”的信息时代使“人”被隐藏了起来,功利理性对人性产生了空前的凌虐,人类正在被自己创造的社会所异化,教育也在被功利所异化。而教育是面向活生生的人的,这就要求教育改革“必须实现‘人性’的回归与完美,并以此来完成面向‘人’的教育”,指向“人”的“终极关怀”。在这样的关怀下,语文教育各流派都越来越关注语文教育中“人”的需求和本性,“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步渗透到语文教育理念中。“以人为本”,究其核心,就是“把人的一切还给人”,这实质上是一种“人性”的回归。“人性”是什么?人首先是客观世界的创造者,是社会的主体,人的本性在于内心丰富的主观世界,人性的特质就是人的一切行为都受控于内心的主观认识活动。在社会功利需求恶性扩大下,人由主动的创造者变成了被动的接受者,学生的学习因此而受控于外界的需要,失去了自己内心深处好恶选择的权利。当前语文教育所共同关注的,正是要把“人”的这种权利还给“人本身”,恢复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恢复学生在学习成长中的选择权、主动权和自由权,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出自于“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摆脱社会需求的功利重压,回复人所固有的“心理主宰行为”的本性,使语文教育的目的和语文教育的核心任务有了新的参照。语文教育的目标不再是局限于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更重要的是陶冶和塑造“人”的“完美全面”的个性气质,使人既能应付生活,更能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感悟人生,享受生命的快乐。“以人为本”的理念使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指向“使人变得更美好,使人生变得更多彩,”并促使语文教育为达到这一目标而成为真正立足于培养人的活动。在这里,“人”真正以“学习主体”的身份从政治或知识的掩盖下凸现出来,“人”的需要受到重视。在这样一种终极目标的关怀下,学生从“社会需要”的重压中得到解放,语文教育中学生的个性气质、思维品质、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乃至价值观和审美要求都能够得到承认和培养。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心灵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并不断满足学生发展中的心理需求。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灌输,而是作为发展的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身的感悟与体认去探求和发现真理,培养相应的价值、情感、道德等观念,同时又在这些观念的关照下感悟体验人生,实现人性的回归和“人”的完满和谐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要求在承认语文的学科共性中的同时,更应重视语文学科的特异性,从而实现语文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首先,任何知识始终包含着人的判断力、记忆力、推理能力,语文知识更隐含了人的价值、情感、道德等观念,知识与人不仅密不可分,而且,在二者的关系中,人才是真正的主体。其次,语文的“道”“不仅仅包括‘政治思想’,而且包括伦理道德、人生理想、科学哲理、审美情趣、治学精神、社会行为、人际关系以及非智力的个性心理品质等内容”。以往的语文教育,由于隐含在文字符号深层下的文化被忽视或被舍弃,作为教育主体的“人”的情感、态度、意志等精神现象也被抛弃。当“人”的完满和谐发展成为语文教育所关注的目标,当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发展得到承认受到重视,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人文底蕴和审美功能就开始重新被认识,语文教育过程的特殊性就会得到承认。
  语文不是纯知识、纯技术的学科,更不是纯宣传工具,它承载着知识,承载着思想,承载着文化,承载着情感,它有语言文字的外在表现,又有深厚的人类精神和文化的内涵。语文的汉语知识有着同其它学科一样的规律性,属于纯知识的内容,同时语言文字还是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工具。但是,语文教学并不是单纯地脱离文章来教授汉语知识,更多地是在阅读教学中促使学生掌握上述内容。涉及到文学作品,语文教学就必须认识到文学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它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个性气质、审美情趣、人生观和价值观,承传着人类的精神和文化,这些隐含在文字符号深层下的情感、态度、意志等精神现象,表现出语文学科所固有的人文底蕴和很强的艺术性与审美性。语文学习的过程也因此而呈现出它的特殊性: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既是学习语言积累知识的过程,又是感受思想接受文化的过程,也是培养情感陶冶情操训练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的人文底蕴诉诸于学生的精神,语文的审美功能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的感悟则培养着学生的思维。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功能对学生的精神世界的潜移默化,对学生的心灵的塑造,是一味的政治宣传和枯燥的知识讲解所无法替代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桎梏,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感悟所获得的心理成长和思维品质的形成,是教师的单方面灌输所无法实现的。人的特性在于人的一切行为都受控于人的心理活动,因而,人的成长需要对人的塑造。首先应从人的心理发展来满足,语文学科的特异性和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正适应了这种需求。
  当语文教育能充分利用学科的特异性和教学过程的特殊性,立足于学生精神世界、个性心理、思维品质的培养与发展,学生的自由权和自主权就得到了恢复。学生在自己心理成长、个性发展需要下主动地学习,“人性”的回归,“人”的完满、全面、和谐的发展就有可能成为现实,语文教育也就能从“社会需要”的重压下解放出来。
  语文教育理念需要不断探索发展,是人类和“人”的教育被“自己的”社会所异化的过程中,反观人类自身发展的前景所提出的共同呼声。在不断地迷失和不断地探索实践中,“以人为本”已在语文教育的各流派中渐露端倪。回复语文学科的特异性以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必将成为语文教育思想所追求的共同目标。
  
  邢燕萍,女,硕士,云南楚雄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