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作者:张云焕




  情是语文学科的灵魂,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语文学科,无论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角度考虑,语文教学中都离不开情感教育。于漪说:“一个没有激情,缺乏冲动的人是不大适合当语文教师的。”教师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有感,活蹦乱跳,他们需要情感的滋润,需要教师用自己的情感去调动学生,教师情感一旦感染了学生,就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
  
  一、情感导入
  
  人的情感是一定情境的产物,教师若能在开讲中迅速地创造出一种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教学艺术情境,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或激动或愉悦的学习情绪。师生一旦融情入境,教师教起新课来就会兴致勃勃,学生学起新课来也会情趣盎然。如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可先让学生听崔健的《父亲》,在听歌时让学生思考父亲给自己的感觉,悠扬的旋律会让学生想起生活中的情节,感人的歌词会在学生内心深处激起层层波澜。听完歌曲自然就会积极谈论自己的感受。讲授《麦琪的礼物》一文时,以韦唯的名曲《爱的奉献》导入,并提出要求——听完歌曲时谈谈自己爱的经历和对爱的认识。激荡回肠的乐曲既能激起学生回味自己的情感体验,同时无形之中又在进行德育教育:“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而且还切合文章的主题:夫妻双方都去奉献爱,他们就是聪明的麦琪。
  
  二、加强范读移情
  
  朗读一篇课文,教师的语调、语气以及语感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在这些方面重视不够,就会间接地引导学生走进语言误区,以至产生定势。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作用。朗读训练是师生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并声情并茂地感染学生,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与听录音不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当范读到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时,在这些词前稍为停顿一下,或读重一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强化记忆。当范读到新词及难理解的词、句、段,教师可以用平缓稍低的语调给予适当提示、简释,帮助学生揣摩教师是怎样读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叶老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作“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要让学生“美读”,首先教师要进行“美读”,教师“美读”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感同身受,将“外情”以为“内勤”,从理性的逻辑,文字的编排转化为学生的体验、思考,从而获得积累和经验。在这其中要经历多个步骤:教师对语言文字的把握,将课本内容移入脑海,通过美读又将脑海中的情感表达出来,学生再捕捉到最具灵性的部分移入自身。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的《论语八则》时,老师在没泛读前提下,让学生读,学生总是读不好,要么读得太快,要么就是一个语调,要么读出来的声音干巴巴的,听完学生读课文后,我立即进行了示范,大声有感情地读给同学们听,读完同学们读书热情顿时高涨,然后我进一步在节奏语调重读方面做了朗读指导,学生感情立刻提升了上来,有的甚至达到了摇头晃脑的读书境界。
  
  三、运用音乐悟情
  
  根据课文内容,选配一段音乐,来烘托、渲染气氛,再配乐朗读,也能收到入情入境的教学效果。如教学《春》一课时,在初步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选放一段适合的音乐,学生边听边想象春天的美景,然后根据音乐的旋律加上范读时慢时快,时轻时重,让学生在音乐的烘托之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沉浸在诗情画意之中。在音乐中感受情感。范读后,鼓励学生,谁读得好就给谁配音。这样指导了学生感情朗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如在上《七颗钻石》结尾时用韦唯的《爱的奉献》结尾,再次让学生用心感悟“爱”的意义,点燃了孩子爱的情感!
  
  四、情感迁移,陶冶学生审美情趣
  
  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和创造力的源泉,语文教材是通过精挑细选的佳篇美文,文章中所反映的真善美丑,对学生思想感情的陶治,道德品质培养以及是非的辨别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如杨朔的《荔枝蜜》一文,文章是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我”对蜜蜂由讨厌到喜欢,又由喜欢到赞叹,再由赞叹到“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思想感情一步步升华,通过多方联想,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奉献精神。再如冰心《成功的花》,可启示学生:只有努力奋斗,不怕牺牲,才能成功。《社戏》、《端午日》、《苏州园林》等课文,又是民俗文化的大展示台,向人们展示着我们具有丰厚底蕴的民族文明。认真探究这些课文中的民俗成份,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及对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文化的关怀,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样达到了利用情感塑造人,教育人的目的。
  
  张云焕,教师,现居河南南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