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学生为何缺乏写作素材
作者:田利华
一、学生活动范围小,见识窄。“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加“上课、作业两项任务”构成了学生单调的青春生活。学校发生了哪些事?无非是“上课”“作业”“老师批评”“同学间商讨学习问题”;家中发生了哪些事?无非是“父母吵架”(可能是最近的离婚率较高)“生病父母送我去医院”“做家务”(还说是帮父母做的)。有人说:从家到校途经的路上不还有许多新鲜事吗?但学生只见“车祸”“小偷”“黄包车”“修车”等怪现象。因此,一提素材的选择,习作中千篇一律都是上述材料。
二、学生疏于观察,懒于积累。学生的生活圈子虽小,但在他们身边的新鲜事很多。有的学校有各种节日、有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肯定有许许多多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学生又为何疏于观察,懒于积累呢?这恐怕与我们语文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未抓住有利时机提醒、指导甚至是要求学生应该在各种活动中怎样观察、如何积累。其实,学生对新鲜事物容易感兴趣,只要我们教师在活动之前指导学生如何留意活动中的“美好的事物”“全新的现象”“动人的细节”,在活动中适当地引导他们怎样“去发现”“去认识”,我想,学生就能拓宽他们的选材思路,而且能培养他们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一点,也是新课标中人文教育的要求)。活动之后,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能及时地指导学生写一些观察日记、活动感悟或采用小练笔的形式,让他们描述精彩的活动场景,我想,在以后的习作中,学生就不可能无病呻吟了。
三、教学负担过重,师生疲于应付。作为语文教师,难道不知道要引导学生要仔细观察?难道不懂得学生写观察日记、进行小练笔的重要性?难道不明白平时多观察、多积累的意义?唉!教学的压力太大,哪有“空时间”让你“挤”?再说,如果这样做,其他学科的教师,有无想法?有人说,语文考试中的作文差距不大(指平时),主要看基础知识(字词、背诵默写、文学常识、甚至语文术语)。因此,绝大多数教师将绝大多数教学时间花在基础知识的巩固上。诚然,学生应该掌握“鲜活的”“常用的”词汇、重要的名家名作、优美的佳句美文,甚至要牢记于心。但事实是:平时考试要考生僻字词、要默繁冗的现代文篇章(当然教材中作了要求),要填写“什么表达方式”等语文术语(新课标中已不作要求),否则,学生就考不出差距。唉,语文考试是为了找差距?学生的活动“丰富多彩“,而我们的评价方式“墨守成规”,语文教师“抄近路,走捷径”,只图眼前利益,应是“明智之举”。
四、教师囿于写作要求,穿新鞋走老路。语文教师曾争论:允许虚构素材吗?绝大多数人认为既然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要写真话、抒真情,因而凡作文虚构的都是违背课标要求的,这种“文风”应狠刹。其实,不尽如此。学生虚构素材不能等同于说假话(说假话是思想道德问题),学生如在尊重现实的基础上虚构素材又有何“罪”。如以“爱”为话题作文,甲学生说真话:“某一天,我发高烧……妈妈亲自骑车送我去医院(据说医院还很远)……”(请问,该学生发烧了,他的妈妈难道不应该送他去医院吗?这样的素材能突出母爱吗?)而乙学生别具匠心地叙写奶奶如何采用传统的手法在家为他治好感冒的感人细节(现代医疗技术发达,这样的事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有人认为这是虚构,无奈!当然,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结构的特点,不应当虚构作文,要让他们从真人真事写起是很有必要的,但事实上,学生的接触面窄,又无暇顾及身边的新人新事新貌,来些真实的虚构恐怕我们应该认可吧。
语文教学十余载,我认为自己的作文教学有滑坡倾向:思想上有“新课标”“新课改”,行动中不重视作文教学。反思之后,打算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力保”学生基础牢固,还一定要非常重视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与运用。说句大话,要注重人文教育,说句实话,要一切为“中考”服务。(唉,职业病,又回到考试上来啦!)
田利华,教师,现居江苏如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