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安塞腰鼓》的美学解读

作者:赵克勤




  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常务理事刘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撼人心魄,是一曲陕北人生命活力的激情颂歌,是一首黄土高原深刻内蕴的诗性礼赞。它的美学价值同样也是散文领域的一朵奇葩。
  
  一、慷慨激昂的情感美
  
  1、对生命力量的讴歌。
  作者的生命孕育在黄土高原,他对高原的景、对高原的人、对高原的艺术形式,有着特殊的情结。目睹场面壮观的黄土高原“土特产”——安塞腰鼓,他触景生情,灵魂升华,似乎眼前看到的已经不是“人”,而是生命的载体,力量的载体,人与生命合一,与力量合一。“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却步……”,“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这一些句子无不使人感受到年轻热烈完美的生命,无不使人感受到奔腾踊跃宣泄的力量,无不使人感受到慷慨激昂真诚的赞美。
  
  2、对原始能量的礼赞。
  “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涠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这能量从何而来呢?“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者看来,是黄土高原养育了后生,为他们提供了“元气”,他们才有这样磅礴的力量。
  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在黄土高原长大的作者对高原的深情和厚爱。
  
  二、跌宕起伏的结构美
  
  1、情景交融。
  在这篇散文中,作者用刚劲灵动的笔墨描写后生的舞姿和自己的感受,创设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在广阔无边的高原上,一群斜背响鼓的后生,头顶蓝天,脚踏黄土,火烈舞蹈,生命律动。目睹此景,作者浮想联翩,不禁有马鸣风萧萧、雷电万里闪的感受。此情此景怎一个“好”字了得!这样的境界,真正达到了景因情发,情因景生,合二为一。
  
  2、层层递进。
  文章主体部分(5-27段)写激昂的腰鼓,在内容上具体写了宏伟的场面、雄壮的响声、击鼓的声音、奇丽的舞姿,这些内容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几幅美丽的画面,从不同角度,一步一步为读者全面展示安塞腰鼓的盛况。在情感上,作者在四个小层次中都各用一次“好一个安塞腰鼓!”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赞颂和对真情的抒发。从而使读音感受到文章强烈的节奏和递进的结构。
  
  3、静动相生。
  开始写人是静的,静得像一株朴实的高粱,风吹叶动正衬托出他们的静。鼓也一样,“呆呆地”,“似乎从来也不曾响过”。文章第一部分(1-4段),写安静的腰鼓,是为下文蓄势。文章第兰部分大事渲染腰鼓的节奏和旋律,那骤雨似的鼓点、旋风似的飞扬,乱蛙似的蹦跳,火花似的闪射,壮阔、豪迈火烈,令人惊心动魄,这是写动。文章第三部分(28-30)写腰鼓戛然而止,“世界出奇的静”,“像来到另一个星球”,这说明静,再用耳畔的鸡啼衬托静。整个第三部分又是用静来衬托第二部分的动,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可见全文有静有动,以动衬静,以静衬动,静动相生,两两相融,摇曳多姿。
  
  三、生动有力的语言美
  
  首先表现在短句的大量运用。如“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这一短句作为文章第一段,给人出语不凡的感受,突出后生茂腾腾的形象,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同时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有利于读者猜读。“好一个安塞腰鼓!”这一短句独立成段,在文中反复出现,使文章有鲜明的节奏,同时也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对生命力量的歌颂。“痛苦和欢乐……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这些短句写出了奇丽的舞姿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使人思绪飞扬,荡气回肠,把对安塞腰鼓的歌颂和对艺术享受的追求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短句的运用,使文章节奏急促、铿锵有力。
  其次,表现在大量使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反复和排比是制造节律、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必要手段。这篇散文充分利用这一手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如“好一个安塞腰鼓!”反复四次,使人不感到重复,每次出现都给人新的感觉,新的内涵,使行文节奏鲜明。再如:“愈捶愈烈!”在25-27段中反复三次,使人一次又一次感受到舞姿带给人的精神力量。此外,本文句段的排比,也使语言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句的排比,如:“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通过排比表现生命力量是伟大的,不可阻挡的,突出了小伙子们旺盛的生命力。段的排比,如9-11段“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这些段落的排比,写出了作者触景生情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
  再者表现为比喻之精妙。如“骤雨一样……是强健的舞姿”这几句不仅运用了排比,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如石的后生腰鼓表演时的声、形、光彩,力量分别比喻成骤雨、旋风、火花、斗虎,生动形象,烘托了黄土高原上壮阔、豪放、火烈的腰鼓宏伟场面。比喻既为文章增添了动人的色彩,又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四对比手法的运用。“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江南是水乡,流水已流走了生命的“元气”,江南更多地表现为柔媚的风格,但黄土高原的“原土”蕴藏着原始的生命,积蓄着骚动的力量。所以在江南是无法承爱粗犷的力量,以此对比来赞美黄土高原的力量之美。
  综观全文,作者用语精练准确、生动形象、铿锵有力,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表达了作者真挚浓烈的思想情感。
  
  赵克勤,教师,现居四川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