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设计

作者:丁 玲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以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作为
  教育者,尤其是语文教师,我们需要以全新的视角,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一、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优化课堂教学
  
  在备课环节中,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上网搜集相关资料,充分挖掘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制作成相关课件。如语文教师教学生赏读表现浙江春江美景的古文《与朱元思书》时,就可以上网搜索有关资料,制成集音像、图片、赏析文字于一体的课件。有关富春江的图片(如浙江地图、富春江的山水风景图片),可用于学生理解课文大意后,在那时展示图片,能让学生在直观地欣赏山水风景时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当学生看到清澈的江水中鱼儿戏水的图片,他们会很自然地想起文中的文字:“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富春江水“清”的特点一目了然。而从网上搜索到的描写富春江山水的诗句,则可运用于导入课文和拓展积累环节。用历代文人盛赞富春江山水的诗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急切地想知道众人盛赞的富春江山水到底是如何之美,这样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很自然地导入新课。等“课文研析”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再一次出示赞美富春江佳山水的诗句,除了能起到总结的作用还可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在授课环节中,教师也可以直接利用网络资源。如今国内的校园网建设早已跃上了新台阶,一些学校不仅教师备课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而且已经有一部分学校的教室里配备电视。在观赏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激烈赛况时,学生们可以领略到青年才俊们的雄辩滔滔,辩手的智慧、口才、风采直观地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在学生们佩服辩手思维敏捷、妙语如珠时,他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他们能够总结出许多语言表达的技巧,明白平时语言积累的重要性。当学生们看完“感动中国”颁奖晚会,会为获奖者的故事所感动,在受到真善美的教育、熏陶后,心灵会得到净化,思想认识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且语言精练的颁奖词、获奖人物的事迹还会成为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而坚持每次上课的前五分钟让学生欣赏《子午书简》里的好文章,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很有帮助。配乐的朗诵、生动的画面、直观可见的文字吸引着学生,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语言文字的积累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
  
  二、教学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切实促进学生学习
  
  在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我们的教学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信息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使人们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也不可能所学的都是以后所要用的,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因此,我们应强调:“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的教学设计必须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动起来。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如学会上网查找资料,学会从繁杂的网络资源中辨别适合自己需要的内容,去伪存真。
  现在我们所倡导的是一种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探讨活动中,教师充当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小组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能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这种上课方式充分使得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向知识的探索者的转变。
  在校园网络建设较好的学校,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可以考虑信息化环境因素,设置一些探究题。如教《苏州园林》时可以考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整理有关苏州园林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自己先总结苏州园林的特点,写一个小小的调查报告,然后安排语文活动课分组展示其成果。在写报告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自己搜集整理资料,在筛选资料的过程中,他们会掌握有关与园林建筑艺术、江南地方特色等许多知识,会开阔眼界。而要完成一份好的调查报告势必要了解如何写作说明文才能使说明对象介绍得特点鲜明、条理清楚,在这个“写”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会得到一定提高。之后的解说环节则是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整个学习过程都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只是适时引导、指点,学生的能力在实践中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总之,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必将有效地促使教育现代化。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要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科课程提供广泛的感性背景,为课本知识的运用提供实践的平台,为学生的创新学习、为其学习能力的提高创造更多的机会。
  
  丁玲,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