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小学语文课本插图变化特点及原因

作者:张晨晨




  语文课本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构件,是语文学科之本,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对学生理解课文、加深认识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识能力的提高,插图的设置在数量、类型、艺术水平等方面会发生明显变化。而这些变化是同课文设置的变化、学生心理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
  
  一、课文插图变化的特点概述
  
  首先,综观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课本,直观上有这样一种印象,那就是插图在数量上是越来越少的。这种变化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文插图的总量在减少(如表一所示)。
  
  2、由于一年级上插图太多,几乎是图画书,没什么课文,略去不统计。
  二是单篇课文中的插图也明显呈下降趋势。如三年级之前的课文《壁虎的尾巴》(一下)、《小蝌蚪找妈妈》(一下)均有6幅插图,《酸的和甜的》(二上)有8幅插图,《阿德的梦》(二下)有7幅插图等等。而三年级之后的课文再也找不到在一篇课文中有这么多插图的情况了,最多的也只有2到3幅插图。另外,从三年级以后,开始出现了没有插图的课文,而且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如表二所示)。
  
  其次是课文中插图的类型由贫乏到丰富。举个例子,一年级语文课文的插图只有两种类型:一是水彩漫画,二是照片。而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渐出现了水墨画、油画、地图、电脑合成图等等插图,而且出现了水彩漫画所占比例越来越小,而以水墨画、书法、油画为代表的其他类型插图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的趋势。(如表三所示)。
  
  最后,课文插图在艺术鉴赏水平上也表现出由低到高的态势。这种态势最重要的表现在课文插图由水彩漫画占主导地位,转变为以水墨画、油画、书法等艺术作品为代表的其他插图占主导地位。水彩漫画主要是迎合儿童的趣味而创作,艺术欣赏水平不高;而水墨画、书法、油画是中西方绘画、艺术乃至中西文化的结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鉴赏水平。值得强调的是,这些被选入语文课本插图的水墨画、书法、插图等,有相当一部分是中西方艺术史上著名的艺术家的那些经典的代表性作品。在水墨画方面,有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清代郑板桥的《竹》、现代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奔马图》等;在书法方面,有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局部)、唐朝柳公权的《玄秘塔碑》(局部)和毛泽东的《长征》诗手稿(局部)和“为人民服务”的题词;在油画方面,有《圣母玛利亚》、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我国油画家董希文的著名油画《开国大典》等等。
  
  二、插图变化形成的原因
  
  首先,插图的变化是和课文的变化相一致的。小学语文的课文设置遵循着一个原则,那就是内容上由易到难、体裁上由贫乏到丰富。插图的变化也符合课文变化这一规律。我们以古诗来说明这个问题。在四年级之前,古诗所配置的插图全部都是以水彩漫画的形式出现的;而到了四年级之后,大量的水墨画取代了水彩漫画成为了古诗配图。因为随着年级的上升,古诗的难度在逐渐加大,难度加大的主要特征是古诗由直观到抽象、由叙事到抒情、由易懂到难学,因此,水彩漫画那种单纯的从直观上让学生理解课文、增加学生阅读兴趣的优势已经不够用了,而缺憾越来越明显,那就是不能帮助理解和古诗相关的一些其他的文艺底蕴和文化因素,因而不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水墨画恰恰能弥补这种缺憾,因为中国古代是诗画不分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此,水墨画中最大限度地包含了古诗中的文化因子,有利于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意境,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另外,整个小学韵文课文在体裁上是越来越丰富的,比如在一年级只有简单的记叙文,而随着年级的增高,逐渐出现了说明文、议论文、小说、散文、诗歌等等体裁。由于课文体裁的多种多样,决定了插图的类型也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要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与之最匹配的插图。比如,郑板桥的《竹石》一诗的配图,还有什么比作者亲自所画的竹作为插图更好的选择呢——郑板桥是我国绘画史上画竹子最著名的人物啊。试想,如果我们用一幅油画的竹子作为插图,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又比如《开国大典》一课中,用董希文创作的那幅著名油画《开国大典》作为插图真是再好不过了,如果用一幅水彩漫画作为配图,那显然就不够庄重了。
  其次,从课文插图的变化中不难看出编写者有着这样一个理念,那就是插图在反映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的前提下,尽量多地囊括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艺术流派、不同艺术家的优秀作品,以培养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提升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所以,在进入三、四年级之后,学生的理解力有了一定的提高的时候,课文中水墨画、油画、书法等艺术作品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比如在水墨画方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不朽的杰作,郑板桥所画的竹子可称得上前无古人,现代著名国画大师徐悲鸿的《奔马图》更是价值连城。在书法方面,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是楷书的集大成者,毛泽东的草书也是我国书法史上的一绝。在油画方面,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之作,是人类艺术殿堂中的瑰宝,而我国油画家董希文的著名油画《开国大典》则是我国新时期油画中的扛鼎之作,反映了我国油画的发展水平。所以,这些插图力求反映中西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并展示其中最优秀的作品。必须强调的是,在编排这些艺术作品的时候,还遵循着一个重要的原则,那就是“讲求精致,做到线条清晰,色彩鲜明;要显示神韵,画面上物象要生动,神态要逼。”(杨道麟:《语文教学导论》,第248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所以,现代中西绘画中的一些流派,如朦胧派、表现主义等,一些艺术大师,如毕加索、蒙奇等的作品,虽然成就极高,但其作品不具备这一原则,或者其画作与所选课文不相配,因此没有选为课文的插图。
  最后,课文插图的变化是为了适应小学生心理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小学六年这个漫长的阶段,是人们从儿童过度到青少年的关键时期。因为“某一年龄阶段的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质的变化,就表现出其年龄的特征来。”(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3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所以,在小学的不同阶段,课文插图的设置是要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相符合的。具体说来,就是插图的设置要和小学生的理解力、认识力的不断提高这一总体趋势相适应。举个例子,在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年纪小,理解力不强,插图讲究好看,生动、活泼,所以我们看到插图以水彩漫画为主。在进入三、四年级之后,由于小学生的理解力有了初步的提高,插图讲究更贴近课文内容,使之易于理解,思辨色彩也更浓厚起来,所以漫画比例下降,照片大量出现,绘画艺术作品也掺杂其间。到了五、六年级,随着学生认识力、理解力、鉴赏水平的大大提高,所以书法、油画、水墨画、电脑合成画等取代了水彩漫画,占据了插图的主导地位。
  
  张晨晨,女,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