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寓审美教育于语文教学之中
作者:魏无娇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将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我通过以下方式为学生创设审美情境。
一、自然情境
随着教学设施的不断更新,教学挂图、投影仪、多媒体先后走入我们的课堂。这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设备优势,也为我们创设审美情境带来了物质条件。那康桥的风光、那庐山的瀑布、香山的红叶……,那雨中崴嵬的泰山、神奇的黄山无不把学生带入大自然美好的境界,使他们有了具体形象的感受。不仅散文、诗歌中的自然风光可以通过影视媒体进行展示,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加深他们对文章的兴趣,而且在进行小说、戏剧的教学中我们同样也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如《祝福》、《阿Q正传》、《雷雨》、《窦娥冤》等古今的名篇,我们都不妨通过影视让学生去感悟那真切的人物,从而产生或喜或悲的感受。
二、配乐激情
语文是美的境界,隽永的散文、和谐的诗篇无不以它们内在的力量向人们昭示着美,在教学中我们不妨配以适当的音乐来激发学生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从而引起他们强烈的兴奋,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激起审美感受。无论是幽怨凄丽的二胡,还是明丽清脆的笛音,还是激越的琵琶,闲适的钢琴都会让学生有“心同其情、耳醉其声”的审美感受。如在领学生欣赏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我为学生放映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中有关康桥的风光片,并播放《再别康桥》一诗的配乐朗诵,在此基础上介绍徐志摩对康桥的特殊感情,在这种情境之中我再让学生去体会诗中作者是如何描绘康桥的风光,如何表达自己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
三、朗读激趣
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如此推崇“读”,是因为中国的语言文字音韵和谐,语调抑扬顿挫,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体会铿锵悦耳、疾迟舒缓的音乐美;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体会琅琅上口、铿锵有力的节奏美;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迷人的风景;通过朗读学生可以依据文中的描绘借助大脑的联想、想象,进行艺术再加工,更能准确深刻地揣摩、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气势神韵。我们认识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如我在领学生学《荷花淀》一文,其中,四个女人商议要去看望丈夫,有一段精彩的语言描写:
“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
“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我先是让学生自读体会每个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学生读过后若有所悟,但很难找到恰如其分的词,也辨别不出四个人中到底是谁说了两句话。接下来我让他们四个人一组根据自己的理解分角色读,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之后,学生们达成了共识,其中第二句与第四句是出自一人之口,因为都是心直口快之人所说之话。也逐渐感受到四个女人各自的特点分别是乖巧伶俐、直率坦诚、稳重成熟、忸怩羞涩。而作者并没有对他们进行一丝一毫的外貌描写,仅使我们听其声而观其人,一个个美好的形象在我们面前活动起来,这就是一种美,一种语言的美、人物的美、文学的美,这样通过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他们进行了美的熏陶。
四、再造情境
我在讲授《记念刘和珍君》时,不是简单地分析背景、介绍作者鲁迅及其与刘和珍的关系……而是先让学生快速阅读然后介绍刘和珍其人,学生自然会找出刘是学生自治会主席、有正义感、有爱国心、态度温和始终微笑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筛选信息,请学生根据书上文字想象刘和珍是怎样死的,这样学生根据书上的文字“子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自然会想象出刘和珍是死于敌人的枪弹之下。从而明确她是为了爱国而无端在“府门前喋血”,那么同是爱国青年的你面对刘的死有何感情呢?至此水到渠成地引出“悲愤”之情,这样学生情绪已被点燃起来,在我为他们设置的悲愤情境之中,再来欣赏鲁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的。学生能够入情、入境,更能很好地体会文中有些语句的含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桥墩站着读者,那边桥墩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梁,读者才能与作者会面,不但会面,而且了解了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完全契合。”由此可见,一个读者如果不能走入作者的情境中去是很难体会作品的感情及其艺术特色的。
总之,在语文课堂进行审美教育,本身就应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为他们创造一定的氛围,使学生从中发现美、领悟美、创造美。“创设审美情境,是语文阅读活动中进行审美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这样才能拨动学生‘美感的琴弦’,保证语文阅读活动中审美教育的定向性和目的性”。
魏无娇,教师,现居黑龙江大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