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古诗词曲中对偶句的教学

作者:谢贵鑫




  古诗词曲要教学生读好,其中的对偶句更应教学生读好,特别是近体诗中的对偶句知识更应教学生掌握好。对偶句的特点是: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即相同)、平仄相对(即相反)、句法结构相对(即相同)、意义相关和相对、要避免同字相对。现以唐王维五言律诗《山居秋暝》中第二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为例来说明。
  字数相等就是上下联字数要一样多,这一联符合这个要求。
  词性相对是上联各个词的词性要与下联相对应的各个词的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代词对代词、副词对副词、介词对介词、连词对连词、叹词对叹词等。这就要求要懂得词类知识,会区分词性。还要懂得在名词相对中,要同类名词或近类名词相对。上联的“明月、松间”与下联的“清泉、石上”各是偏正式名词短语相对;“月”是天文类名词,“泉”是地理类名词,属近类名词相对;“松”是植物类名词,“石”是地理类名词,也属近类名词相对;“间”与“上”都是方位词,属同类名词相对;上联的“照”与下联的“流”是动词相对。
  平仄相对就是上联的每个字的平仄要与下联相应的每个字的平仄相反,即平对仄,仄对平,以构成高低长短交替的和谐节奏。上例的上联“仄仄平平仄”与下联“平平仄仄平”相对。这就涉及到现代和古代汉语的语音知识,现代汉语的平声包括普通的第一、二声(阴平、阳平),仄声就是普通话的第三、四声(上声、去声)。现代语音又与古代语音不尽相同。古代的语音分成平上去入四声,“平”就是平声,“上、去、入”就叫仄声。古代的“平声”分化成现代的阴平和阳平;古代的“上、去声”无论怎样变化,都相当于现代的上、去声;古代的“入声字”有的变化为现代的上、去声,这都属于仄声字;但有的“入声字”变化为现代的阴平和阳平,这些字在古诗词曲中还是属于仄声字。
  句法结构相对为上下联句法结构要相同。“明月、清泉”都是主语,“松间、石上”都是状语,“照、流”都是谓语,上下联句法结构都是“主+状+谓”。这就启示我们要懂得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句法知识,要学会分析句子成分,即句子结构。
  意义相关和相对,即要求上下联的意思要有关联,又不能同义。王力先生在他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说:“一联对仗出句和对句完全同义(或基本上同义),是诗家的大忌,叫做‘合掌’。”“明月松间照”的意思是说“明月光在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思是说“清泉在石上流”,上下联意义不同;上下联又都是揭写山中美景,这就是意义相关。
  避免同字相对,是说上下联不论对应的字,还是不对应的字,都不能相同。这一联符合这个条件。
  像这一联的对偶,一般可称为“一对”。七律和绝句中的对偶句的特点,都是这样,就不再举例了。
  我们再来看古体诗、词、曲中的对偶句情况,如唐李白《蜀道难》中的“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破逆折之回川”、“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宋李清照《永遇乐》中的“落日熔金,暮去合璧”、“染柳烟浓、吹梅笛怨”;元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中的“轻裁是万须,巧织珠千串”等等,把这些对偶句与近体诗的对偶句比较,可知古体诗、词、曲中的对偶没有近体诗对偶严格,其中可以同字相对,如“有、之、避”;上下联末字可以“平”对“仄”,或“平”对“平”,如“金、璧”、“浓、怨”、“须、串”、“标、川”等等。像这样的对偶句一般可称为“宽对”。
  根据平时教学实践可知,经过这些知识的教学,学生基本能掌握和运用对偶知识,在阅读中分辨出对偶句,并说出理由;又能够根据上联,对出下联,但有些学生经常会出错。究其原因,主要是阅读、积累、思考、训练不够。知识要靠平时扎扎实实、一点一滴地积累起来,决不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字词句,更是如此。
  学生掌握了对偶的知识,又加强了阅读、积累、思考、训练,那么怎样应对高考呢?如果高考考对偶的基础知识,我们就按上面学到的知识,根据具体题具体回答。如果考根据上联,对出下联,也要根据对偶句的特点来应对。例如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中一道题给出上联“荔枝龙眼木瓜,皆是岭南佳果”,要考生对出下联。怎样对出下联呢?首先要阅读上联,分析上联各个词的词性各是“名+名+名,副+动+名+形+名”;其次分析它各个字的平仄分别是“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三分析它的句法结构是“主+状+谓+定+宾”;第四分析它的意义是写果子的出产地。主要明确这几点,然后按这些特点对出下联。我们可以从上面对联中的“爆竹”对“梅花”得到启示,以“花”来对。可对为“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标准答案)”。也可对为“水稻高粱麦子,统为国内良粮”等等。
  
  谢贵鑫,教师,现居广东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