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阅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作者:姜 涛
一、给学生以勇气,让学生敢问
长期以来,“听话”一直是老师家长教育、评价孩子的最高标准。学生稍越雷池,便遭各方训斥;循规蹈矩,就是榜样先进。于是,学生的各种奇思妙想被压制,被扼杀,“问题意识”发展受到了严重桎梏,其结果是学校“生产”出了一批批接受型的、缺乏创新精神的“产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首先就要消除阻碍“问题意识”产生的心理阴影,鼓励学生“敢问”。
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激发学生。比萨大学一个不被重视的教授对亚理士多德的被奉为经典的学说产生疑问,在人们的嘲笑声中做出了举世著名的斜塔上的实验,从而发现自由落体定律;物理学家们总想着“盒子里还有盒子吗”的问题,而发现了原子核乃至夸克。丰富的课程资源,是我们激发学生敢于质疑勇气的直接材料。
要时时拓展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古贤今人的阐述能给学生以熏陶。“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陶行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平易而永恒的名言一旦被学生理解、接受,便能产生源源不尽的动力。
要不断优化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理想的“对话”,强调的是“平等对话”,“多重对话”,每一名学生都是对话的主角。这要求教师要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使每名同学都能尽其心智积极交流。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是营造和谐课堂环境的基础。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只有在安全、愉悦、自由的心理状态下,其兴趣和潜力才可能得到激发。
二、给学生以空间,让学生勤问
任何一项技能的习得,都必须建立在不断训练的基础上。学生从“敢问”到“会问”,需要一个不断勤思、勤问的过程。只有通过持久地训练,才能使学生形成问的习惯,揣摩问的方法,并砥砺思想,健全人格。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构建“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训练空间。
预习中提问。指导学生学会预习,做到“观其大略”,初步感知课文。预习作业中要有“对本文提出三个以上的问题”的纳领性要求。
解读中提问。师生对话的话题不能仅仅由老师提出,还要由学生提,这才是理想的课堂对话状态。课堂结构安排要视文本难易而定,艰深的文本可由教师设置问题情境,提出主话题,探究解决后再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浅显的,就直接让学生提问题。在这样不断的读,不断的问中,加深对文本意义的解读,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
总结中提问。总结要少用结论式语言,多用提问式,要大胆将“总结权”交给学生。
拓展中提问。向其它课文拓展,学完《范进中举》后,可以与《孔乙己》比较:“范进与孔乙己同是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们性格上有哪些异同?”向课外读物拓展,可以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比较,“两文主题和表达方式各有何不同?”向其它学科渗透,如学习《沙漠里的奇怪现象》,可以将视野拓展到物理学,查阅物理教材,进一步思考:沙漠中的光怪陆离的现象也称为“海市蛰楼”是否科学?可以拓展到地理学,
思考:沙漠里还有哪些奇怪现象现象,用课本中的知识能否进行解释?
三、给学生以方法,让学生智问
“智问”,即提出的问题要有思维价值,通过问题的解决,能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的意义,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教会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关节点上去提问。一篇文章的关节点有哪些?一般说来有如下一些:
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解读标题往往成为与全文“对话”的拐杖。
结构上的关键处。众所周知,文中的开头、结尾、过渡句、首括句、总结句,是体现文章内容的关键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往往在这些地方巧妙的传达出来,抓住这些地方提问,就找到了解读文本的钥匙。
语言的“不正常处”。文学作品追求含蓄、形象和深刻,作者往往一反常态刻意“制造”几处“不正常”。对这些语言现象展开“对话”,更能触摸到作品的思想,领会作者的匠心。
对话一方的瑕疵处。“文质兼美”是教科书编纂的最重要的标准,但不庸讳言,课本中也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尽信书不如无书。”,教育学生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表达上的技巧处。如《曹刿论战》中曹刿、鲁庄公两个人物,显然作者是用对比的手段来刻画的,要理解两个人物,就必须采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二人一“远谋”、一“鄙陋”的特点。但思维仅止于此,理解就有些浅陋,应进一步质疑,读出庄公礼贤下土、从谏如流的特点。
从“敢问”到“勤问”,到“智问”,“问题意识”就在这样螺旋上升的过程中培养起来。而学生民主精神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实现。最后,笔者仿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结束本篇:“对话”欲精彩,起点在“会问”。
姜涛,曹俊松,教师,现居江苏赣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