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浅谈《背影》的构思艺术

作者:张志谋 徐春牡




  朱自清同志的《背影》最突出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情。文章构思巧妙,结构新奇。
  
  一封书信,导出写作缘由
  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中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就在眼前一般无二……”这话道出了本文写作缘由,是理解文章的钥匙。文中最后引用父亲来信中的两句话:“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既表现父亲对儿子急切的惦念同时也寄托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思念,正是由于这封信使作者产生了写作《背影》的感情冲动。
  三次流泪,流露怜爱之情
  父亲疼爱儿子,儿子怜爱父亲,这是本文的中心所在。文章围绕儿子怜爱父亲写了三次流泪。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交御了,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样子,我的泪不禁簌簌地流下。”这是我第一次流泪,奔丧,失业,满院狼藉是一个破产家庭的真实写照,看到这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我情不自禁流下了泪,这时我的泪是惨淡家境中流出的一种辛酸泪,然而如此惨淡的家境父亲却毫无忧怨,挑起家庭重担,含辛茹苦,因此我的泪也是对父亲东奔西走的一种同情泪,挚爱泪。
  车站送别,父亲跳下铁路,又爬上月台去给我买橘子:“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到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父亲失了业,变卖典质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家庭困难是可想而知,然而为了我不在路上受口渴之苦,父亲不顾自己肥胖身体行动不便,爬上爬下为我买橘子,看到这情景,我悔恨、惭愧,感激一齐涌上心头,流下了泪,父亲买橘回来,自我告别:“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是我第二次流泪,是我体会父亲疼爱儿子的一种感激泪,是我原来不理解父亲的悔恨泪,愧疚泪。
  接到父亲来信,读到“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父亲病了,我怎不思亲如焚,然而父亲为儿子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晚境虽不好,但他疼爱关心儿子的心没变,“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在如此境况下还是惦记儿孙”,我怎不感激涕泪,我又一次滴下了泪,这是我第三次流泪,这时的泪,寄托着我对父亲深切的思念,是儿子对病中父亲老境颓唐的一种伤心泪、思念泪。
  四现背影,贯穿一条线索
  文章四次出现背影,首尾呼应,有难忘、有感激、有惜别、有思念,虚实相间贯穿一条感情线索。
  文章开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开篇以“难忘背影”点题,表明父亲的背影在作者心灵深处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蕴含着千丝万缕的父子温情同时也为下文开宗名义。这一次出现背影是我印象中的背影,是虚写。
  文章第二次背影是在作品设置了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中出现的,父亲当时正处于奔丧、失业,典卖、借钱这样祸不单行的境遇,然而即使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爱护着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事情,这些事既不是非他亲自去做不可,也不是他力所胜任的,但在父亲心目中这些事都非他亲自去做不可,都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做便于心不安。作者没有一一写父亲所做的事,而是选择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事件”进行深入地刻画描写,车站送别,父亲送我上了车,把我安排好,将要离去时,突然想到我长途座车口渴,要给我买几个橘子。“他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到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面棉袍的背影,这种情况下出现的背影不同于随处可见的“普通背影”,是我充满感激饱含深情的最难忘记的背影,在结构上,照应开头“最不能忘记”。这一背影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是作者目睹事实,是实写。
  父亲买橘回来,“把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再三叮嘱后走了出去,“他的背影混入到来来往往的人里”。这次背影的出现,作者没有细致的描写,而是一笔带过,留给作者自己的是深深的惦念……留给读者的是无限的遐想:父亲走了,他找到工作没有?他今后的生活怎样?他还会吃多少苦,受多少罪?父亲惦记儿子,儿子想念父亲,无限的深情都集中在这混入人群的背影里。这次出现的背影又实又虚,实的是看到父亲的背影混入人群,虚的是混入人群后看不见的父亲的背影在我脑上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父亲背影离去,文章至此似乎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并未就此搁笔,而是拓开一面写父亲近年老境颓唐的苦况,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背影,这再现的背影是对背影描写的深化,是对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饱含着老年父亲的影子,是对父亲的思念。这一背影的出现,一方面反映父亲生活道路的坎坷,透露出当时社会的阴冷;另一方面起到和开头相呼应的作用。这次背影又是虚写。
  
  张志谋,徐春牡,教师,现居湖北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