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赏识性教育的几个不宜

作者:张守华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最怕什么?研究结果表明:孩子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物质生活条件差,而是怕丢面子、失面子。德国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他在念书时,认为自己完全缺乏数学才能,毫无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考试经常不及格。后来偶尔发生的一件事,让他的潜能迸发出来。他出乎意料地解出了一道连老师也不会做的数学难题,这次成功改变了他对数学的态度,使他找到了数学天才的感觉,结果他成了学校里的数学尖子。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孩子觉醒,推掉压在无形生命上自卑的巨石,于是孩子的潜能像火山一样爆发了,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有的学习障碍在孩子巨大的潜能面前,都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赏识性教育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教师在推行赏识性教育上也是不遗余力的。
  但是,我们在欣喜之余,也不难发现,因部分教师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的时候表现出的盲目性,在赏识性教育的运用中出现了一些误区,赏识性教育走极端的现象极为普遍,因此,我认为在教师实施赏识性教育的时候,有几个不宜之处需要特别注意。
  
  一、不宜为了表现赏识而滥用表扬
  
  在现今大力提倡“赏识教育”的前提下,老师们越来越重视表扬和奖励在教育中的作用。的确,赏识性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帮助失败者走出心理阴影。于是有些教师片面地把尊重、赏识理解为表扬、夸奖,对学生的表现一味给予夸赞。尤其在一些公开课上,学生每回答对一个问题,老师便大力赞扬:“棒极了”、”说得太好了”、“大家为他鼓掌”。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教室里响起了“你真棒”、“对极了”、“真不错”、“了不起”的夸奖声,有时一堂课用来鼓掌的时间就花了七八分钟。这样的场面看似皆大欢喜,但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吗?更何况,老师的表扬都是中肯和由衷的吗?
  诚然,信任、尊重、理解学生,相信他们的潜力,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个性,多看重他们的优点,这点确实没错。学生处于成长期,教师应多激励,少指责。但是,一味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对学生而言,过多的夸奖并不会起到鼓励的作用,尤其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不仅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反而会导致学生形成浅尝辄止的学习态度,使孩子缺乏谦虚谨慎的求学态度,学生往往因自己了解了一点点就得到言过其实的夸奖而沾沾自喜,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了、懂了……而且,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过度的表扬,使学生总处在表扬中,这就助长了学生的傲慢情绪,很容易使他们生活在虚假的自信中,将来没有人再夸奖、包容他们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很难接受甚至无法面对挫折和失败。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心理品质和键全人格的形成。
  
  二、不宜为了迎合赏识教育而放任错误
  
  学生渴望赏识,赏识导致成功。赏识使学生看到了成绩,获得了勇气,增强了自信。赏识学生,就是发挥他们的优势,张扬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人格,彰显他们的智慧。这是新课改所大力倡导的新理念。它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训实践中,要以赏识的眼光,微笑的表情,激励的话语,恰到好处的评价,为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潜能的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今,新课改开创的局面是可喜的,我们看到了对“冰融化了变成什么?”中被斥为胡说八道的“冰融化了变成春天”的答案的清醒反思,我们看到了课堂上学生对《珍珠鸟》一文提出的大胆质疑:作者爱鸟,为什么还要把它关在笼子里?综合性学习课上,老师、学生、校长济济一堂,对师生关系的大讨论……彰显学生个性的赏识教育,也在大力倡导下深入人心。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尤其在一些公开课的教学中,为了迎合大力倡导之下的赏识教育,为了不充当扼杀学生个性的“刽子手”,为了不让“天才”在自己手中“夭折”,于是,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不遗余力地表扬甚至吹捧,产生了一些虚假的、甚至放任错误的极端现象。
  
  三、为了赏识性教育,拒绝批评
  
  赏识学生自然要对学生良好的言行给予赞美、称赞、鼓励、表扬,但赏识并不意味着不要批评。针对学生言行的不当或错误,教师不能为了赏识而曲解赏识教育的真谛。把赏识理解为表扬加鼓励后,另一个误区就是不敢批评学生,认为赏识就是事事顺着学生.不管学生做了什么,都不能批评。其实,赏识不仅可以批评,而且可以更大胆地批评,奥秘在于“士可杀不可辱”,应该在“尊重”的前提下批评,对事不对人。像前面那个数学课的案例,因为错误就是错误,任何掩饰遮盖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其结果也是贻笑大方的。
  此外,赏识性教育使用不当,还会给学生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他们会为了出新、为了老师嘴里的“好”“棒”等字眼,而无所适从,挖空心思地出新,注意力很难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从而导致热热闹闹的课堂上,学生的收获却是甚微的,而且,因为过度紧张,学生会逐渐对上课学习产生恐惧心里。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马艳云曾提醒人们,过度赏识会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我热切地期盼我们所倡导的“赏识教育”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让“赏识教育”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做到适时、适度,不要让赏识性教育因为滥用而棒杀了孩子。
  
  张守华,教师,现居湖北枣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