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万古之愁愁万古
作者:徐 玲
子在川上了悟时间的流逝,且做出了如此形象的表达。但他同时也让人们感到自己在时间面前是那样的无能。
那么如何才能延长生命呢?
方士们妄想靠炼丹服药来延长寿命;道家之徒顺其自然,所以面对死亡,庄子能鼓盆而歌,了无悲伤;而中国的大多数读书人,他们的选择是留名于世。这样物质的生命能够消失,而精神的生命却能永存。
所以“名”成就了儒者,“名”也是历来读书人最看重的东西。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论语》)孟子有舍我其谁的自信,对于自己的致君尧舜术不能实施而心有不甘,他要有所作为,所以他就和他的先师孔子一样,不顾旅途劳顿,奔走于游说各国之路,他到魏国已是古稀之人,但他还要极力劝说梁惠王实行王道,甚至游说梁惠王不成,他又来到齐国,齐宣王想和他的先祖桓公那样称霸天下,他表示“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想实行王道而君临天下,但这实在太慢了,齐宣王实在等不及,所以孟子最终也没有在齐国实行王道。孟子最终绝望了。和他的先师一样,孟子不得已才回到故乡,开始了著书。孔孟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孔孟的编书立说,正是因为他们疾名不称。战国时的屈原也因“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而上下求索。古人的时间紧迫感促使他们只争朝夕,有所作为。
树起文学大纛的三曹父子都满怀岁月不居的焦虑。曹操感到生命“譬如朝露”,所以他要“周公吐哺”,使“天下归心”;曹植想“捐躯赴国难”,他是要用自己的生命来玉成现世的功业;曹丕看到“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他把“文章”看成“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所以他在他短暂的四十岁的生命里写出了足以使他“不朽”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和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学批评专论《典论·论文》。三曹以他们的诗才表达了这种万古愁,更重要的是他们面对这“万古愁”而有所作为,所以他们没世而名称焉。
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要销这万古之愁,不只借助酒,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梦游天姥吟留别》),纵情山水,挥毫作诗,让自己因为那些诗而光照万古。青年杜甫东游齐鲁,到兖州探望父亲杜闲时,独自登临兖州南楼后作了一首五言律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蹰。”这首诗首联交代登临的时间、地点;颔联看似写景,实是赞叹空间的阔大;颈联写秦碑、鲁殿,慨叹历史悠久。这空间的阔大乃显诗人个体的渺小,这时间的无限才显个体生命的短暂,而这正是诗人临眺独踌蹰的原因所在。这是杜甫的万古之愁。这愁使杜甫要“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而“窃比稷与契”(《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的杜甫,不能致君尧舜,最终只能“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登高》),他感慨武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蜀相》),其实是夫子自道。但杜甫把律诗做成了中国律诗不可逾越的高峰,成就了他的万古诗名。
还有明了“人生易老天难老”(《采桑子·重阳》)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在萧瑟的秋风中看到的是“战地黄花分外香”(同上);在悬崖百丈冰前,见到的是“犹有花枝俏”(《卜算子·咏梅》);在万里长征后感到的是“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所以他永垂不朽。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难道我们就只能“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同上)了吗?
徐玲,女,中学教师,现居湖北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