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学生与文本
作者:黄小娟
一、让学生深爱文本
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以模块专题教学代替了传统文体教学,更注重学生人文内涵和文学素养的提高。高一迎接学生的就是“向青春举杯”这一模块,当同学们和着青春的节拍步入高中时,成长的快乐一定充溢在胸中。
学期开始我就让学生先浏览这一模块,然后从中选择一位作者试着给他写一段颁奖词。如有学生写到“毛泽东不仅为我们留下了激励人心的篇章,更为广大人民赢来了春天,这一切都是他青春时期能主沉浮的勇气和责任心的激励。”
从同学们饱含感情的文字中,我们发现文本不仅让学生知道了作者其文,更让学生了解了他们的人格魅力。
二、让学生对话文本
在新课程背景下,一种盛行的观点认为: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存在谁指挥谁的问题,教师并不比学生高明;教师是单脑,学生是群脑;后现代主义时期的到来意味着敲响“教授时代的丧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出一些“空白”让学生去思考,去质疑,与文本对话。
如在讲解韩少功《我心归去》时,同学们对后半部分理解起来有些难度,我没着急讲解,而是先让学生设疑、对话文本。学生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为什么故乡总比任何旅游区多了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既然作者对故乡失望的心在滴血,为什么血沃之地将真正生长出金麦穗和赶车谣?”“如何理解只有艰辛劳动过奉献过的人才真正拥有故乡?”“文章结尾为何要以游子突然涌出热泪结尾,这泪中包含了什么?”“美中含悲这是美学概念,为何作者却说故乡的美总是含着悲伤?”其实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对“什么是故乡”并没有下定义,而是将感情与哲理相融合,写出对“故乡”的思考与感悟。这些问题正是解决文章主旨的关键。
三、让学生深究文本
对文章的主题,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探索文章的主题时,不但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而且有的文章还可以作深入延伸的探究。一篇好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深刻多层的思想含义,需要读者深刻挖掘,对文本审美的追求向作品透注深意的理解,所投注的东西是文本所隐显的。
比如在讲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一主旨句时,同学们对苏轼思想情感的理解产生了分歧,其实这首词充分表达了苏轼徘徊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之间,既想出世,又想入世,既积极进取,又退让无为的矛盾心理。因此对他们的不同理解我都采纳了。我还引导学生去探究,中国古代文人不仅苏轼,象李白、欧阳修、范仲淹等都具有这样的人格双重性,造成这种人格的根源是什么?学生在课外查资料,写探究性小论文,有一部分学生在小论文中提到,中国古代文人很明显受到两种思想的影响:人生仕途得意时,儒家进取思想处于支配地位;失意时,道家思想使他们自我麻醉,中国古代的文人很多都是这样。
四、让学生批判文本
文本的意义具有发展性和多义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需要不断补充或修正,我们不能把某个文本的意义当作永恒的真理奉送给学生。要允许学生结合自身的年龄特征以及所处的周围环境提出不同的理解。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一文中回忆母亲,深深感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加倍的。”作者痛感自己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是坚忍、伟大的母亲。作者对母亲的赞颂的确感人至深,但是有学生阅读后却有这样的看法:作者在二十多岁下过乡,经历了几年社会的风雨,思想也应该成熟了,虽有残疾,也不至于走投无路;但作者却表现得那么脆弱、自私,对母亲的感情不闻不问,耍小孩子脾气,给母亲心灵造成极大的痛苦,似乎与他的年龄和阅历有些不符。这应归咎于母亲对他的成长教育的失误,母亲忽视对孩子的意志、亲情的教养,这就导致了孩子一旦遇到挫折,就对人生丧失信心,这也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一个弊端。联系现实的家庭教育,这种批评的解读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
五、让学生走出文本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大课堂。“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经典表述。据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体验生活、关注社会、思考人生应列入语文教师的教学计划。
一要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让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写成评论口头交流。
二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可组织兴趣小组。如“小记者站”、“剪报俱乐部”、“书画协会”、“手抄报编辑站”等,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始终如一的对语文课保持浓厚的兴趣,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
三要加强与各门课程的沟通。通过学科联姻沟通,构建立体化的语文教学体系,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要延伸到地方和社区、家庭的文化生活中去。语文是重要的互动交际工具,而交际离不开情境,离不开生活,生活有多宽广,语文就有多宽广;生活有什么滋味,语文就有什么滋味。“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链接生活,这是语文学习的一本大书,一个大课堂,将让我们的学生终身受益。
黄小娟,教师,现居江苏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