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科学评价学生的作文
作者:罗 俊
因此,科学的作文评价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价值观念,以现代教育视野指导自己的作文评价,从学生的视角来评价学生的习作。
首先,语文教师要做一名淘金者。一直以来,老师在评价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常常是居高临下,用审判的眼光看学生作文,随时准备把学生作文中的毛病挑出来,评价结果往往就低不就高。难得看到一篇好作文,老师首先想到的是:这是你写的吗?搞不好是抄的哪儿的吧?或者,文章好是好,但这儿这儿,还有不少问题,那儿那儿,还有若干破绽,所以还不能给你高分。
教师要成为一名淘金者,第一要务便是挖掘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所在,或立意或构思或文笔或修辞,只要有值得推崇的地方就毫无保留地加以表扬激励。其中最应重视并挖掘的是这样两块金子:一块是学生作文中所表现出的创新精神。作文是引发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式,而作文评价又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我们在作文评价中,义不容辞地应当给予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充分的重视与肯定。比如对愚公移山的故事,传统的认识都是肯定的,但也有学生提出异议:愚公为什么不能搬家呢?从而赋予愚公精神新的内涵。再比如关于“爱”的话题,大多数学生都是去赞美、歌颂它,但也有学生用逆向思维:我不需要父母或教师过分的爱,因为过分的爱限制了我的发展,过分的爱使我与同学朋友之间产生隔阂。这样的立意避免了单一与狭窄,显得新颖、独特,高人一筹。学生习作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创新苗头,另一方面又存在明显不足,这种现象与写作主体——中学生自身的特点密不可分,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往往能写出新意,但是受年龄限制,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思辨能力都不能与成人相比,因此会表现得非常稚嫩,他们的习作还不是金子,只是一块金矿石,对这一类型的作文评价尤其应当慎重,一旦学生习作中出现新颖的甚至是怪异的构思,我们不应该大惊小怪甚至冷嘲热讽,而应当满腔热情地肯定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一块金子是学生作文中的语言。没有语言就没有写作。文章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精妙的构思、生动的修辞都必须借助语言来实现。与审题、立意相比,语言具有相对稳定性,通过文字表达水平来评判学生的语文功底是可行的。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篇习作可能内容很单薄,但是其文字很优美,我们怎么去评判它呢?此时老师如果能把学生作文中那些灵动活泼、飞扬着青春激情的语言找出来、划出来并毫不吝惜的大加赞赏一番,我相信孩子内心的满足感足以让他写了一句还想再写一句、一段、甚至一整篇,也就是在这种不断淘金的过程中,孩子作文中的金子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亮。
其次,语文老师还要做一名高明的医生。一个病人手指上生了一个疮,一位医生拿起手术刀就切下了那根手指,而另一位医生则小心地剜去那疮,保住了病人的手指。谁都知道,后者才是高超的医生。但事实上我们有不少的老师在评价学生习作时充当的是前面一种医生,他们用手中的红笔无情地切去学生作文中的大段大段的文字,添上自己的话语,一篇作文发到学生手里可能已一片殷红,满目疮痍。试想一下,此时学生的心态如何?他会问:这还是我的作文吗?以我现在的水平,我还能写作文吗?高明的语文老师总是用最少的修改去纠正学生作文中的错误,只动一两处就使得学生习作变得生动起来。而对于非动大手术不可的重病作文,则不妨给他几条建议,助其重写,效果更好。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互动的、双向的。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更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自主作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修改时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相互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有效的办法是指导学生相互评价作文。
首先由教师示范评改,让学生真正掌握互评互改方法,再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互评互改小组。分组原则是按学生平时作文能力和水平高低搭配,每个小组人数不超过六人,教师指定作文水平高的学生担任组长。用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评议批改小组成员的习作。每次互评互改之前,教师都在黑板上写明本次互评互改的重点及一些具体要求,以免学生胡子眉毛一把抓。
由于学生们经历不同,知识水平不同,构思选材不同,表达方式不同而使习作各具特色,在相互评价中,学生可看到同组同学的多篇内容丰富、写法各异的作文,视野拓展了,这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逐步由过去怕写作文,变为愿意写作文,逐渐把作文当作一项有趣的学习活动,还慢慢养成了写完习作后自觉修改的习惯,不再需要老师三令五申地强调了。
在相互评价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把自己的作文读给小组的同学听,都要认真负责地把自己对所评作文的有关意见和看法通过口头评议或书面评语简要明确地表达出来,这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修改能力,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罗俊,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