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语文课堂提问的原则
作者:郑恩进
一、从教材出发挖掘教材的问题要素
1、针对性原则
问题必须围绕教学中的关键点设计。一在重点处设问,课文的重点地方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如果在这些地方设问,可以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在文中感情强烈丰富处设问,如果能让学生把握作品中情感强烈丰富的地方,也就能把握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三在文章中看似矛盾之处设问,课文中有许多从表面看存在矛盾的地方,在此处设问,通过提问直接引起矛盾的对立点,其激疑效果非常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四在容易被学生忽略的地方设问,阅读课文时,往往有许多地方需要仔细揣摩,但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往往不能对这些地方进行有效的处理,这就需要教师在这里设问来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
2、层次性原则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自己先要胸有全局,先问什么,后问什么,应有层次地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可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便于学生对文章重难点的理解、把握。
3、趣味性原则
王筠在《教童子法》中指出:“人皆寻乐,谁肯寻苦?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亦相从矣。”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为此,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趣味性元素。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安排课堂提问
1、难易适度的原则
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一个有经验的教师会精心设计提问的深浅层次,把握提问的坡度。由浅入深,逐步升级的台阶式提问,让学生人人都有思考的机会,又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那么,如何才能把握课堂提问这个度呢?有位教育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而准确地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也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而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大脑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结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能感到由衷的喜悦,同时也会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精练性原则
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一般的认知规律,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教师应不问或少问,以控制提问数量;对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问题,优化提问的质量,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深刻性和灵活性。问题少,但容量不小,能够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所谓“问不在多而在精”。一般而言,问题应该是比较大的(并非大而无当,而是问题牵涉的点比较多),一堂课以3-5个为宜。
3、留有时空性原则
提问后要留思考时间,切忌急躁、没耐心。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对于老师的提问大多认为是展示自己的大好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后一定要根据问题难易程度给学生留恰当的思考时间,以便学生的回答更加系统、完善,使用的语言更加准确、到位,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三、尊重学生主体,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1、正面导向鼓励原则
教师在提问时的亲切、和悦、有耐心,能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的思维直处于兴奋状态,从而爱学、乐学。学生对问题回答可能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回答基本正确;二是回答不够完整;三是回答完全偏离所提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不完全正确的回答时,教师要将他们的思路逐步引向正确的方向。提问过程中,教师要细心地观察学生的反应,慎重地处理学生的应答。对于错误或文不对题的回答,教师不能讽刺嘲笑,要从其他角度去鼓励学生,如表扬他们的语言、思维、语态等。对于出人意料的灵机一动的回答,教师也不能批评指责,因为这样的答问往往是在师生互动中,在智慧的火花撞击下产生的,有时比事先有准备的答问还要有价值。
2、面向全体学生原则
课堂提问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的教学手段,其对象是全体学生,而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所以,提问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共同提高。换言之,设计问题,既要考虑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又要兼顾接受能力一般的学生。那种一味让少数接受能力超群的学生享受回答问题的“专利权”的现象,难免会令众多学生反感,甚至抱有不合作的“抗议”态度,其结果,势必挫伤众多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当然,面向全班提问,并非难易不分,由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将提问适当分为普及和提高两个类型,无可厚非,但应“导而毋牵”。一方面,提问应有启发性,便于学生思考和探求真知;另一方面,提问不能带有明显的暗示,令学生不假思索地落入教师框定的轨道,限制了学生思维的纵向性、拓展性、创造性。
郑恩进,教师,现居浙江永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