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之我见

作者:刘正常




  《过秦论》系贾谊的政论名篇,历来为人们所传诵。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选的是上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个句子的理解说法很多,其中代表性的有三种:
  一是依据课本注释(课本P94(14)注:攻和守的形势变了。攻,指始皇和始皇以前攻打六国,夺取全国政权的时候。守,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把“仁义不施”和“攻守之势异也”理解为因果关系,将“而”理解为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并解释为“因而”:因为秦统一天下后不施仁义,所以使以前攻取天下时所向无敌的威强形势变成后来治理天下时不堪一击的劣弱形势,导致秦王朝迅速灭亡。
  一是认为“攻守”不是特指秦的攻和守,而是泛指:“异”不是“变”,而应释为“不同”。即“攻取天下与治理天下的情势是不同的,面对不同的情势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也应不同;夺取天下当然应行霸道,以力制敌;而治理天下则要改施仁政,以德服众。”
  一是以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乃倒装句,目的是强调“仁义不施”。
  仔细推敲一番,上述三种理解都不准确:说法(一)——误解了虚词“而”的用法以及“仁义不施”和“攻守之势异也”的逻辑关系。说法(二)则回避了对虚词“而”以及“仁义不施”和“攻守之势异也”的逻辑关系的解说。说法(三)则缺少语法依据,因为根据现有的文言语法体系,找不到此种倒装句类型。那么该如何理解“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个句子呢?笔者以为这是作者的笔误,正确的语序应该是“攻守之势异而仁义不施也”,即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却不施仁义,“而”应该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释为“却、但、但是”等。
  首先,笔者的理解符合文章的主旨表达需要。依据课文内容,作者所谓的“攻守之势异”,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候采取攻势,逐步消灭他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处于攻势“尚诈力”,处于守势“贵顺权”。“顺权”就是施行仁义以收买民心。
  但秦在消灭六国统一全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义,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也是全文的主旨。这个主旨表达的正是一种转折关系,即攻守之势发生变化后应该施仁义却没有施行仁义。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采取的“忠民、防民、顺民”政策这一史实也印证了这种关转折关系,即秦在转入守势后,本该易其道、改其政却“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故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其次,笔者的理解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希望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以达到巩固汉王朝统治之目的。他说:“野谚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借古今手法的基本点是强调“古”与“今”的相似性:就所处形势而言,秦和汉都处于统一全国后的守势;就作者的主观观念而言,认为秦和汉处于守势后都应“施行仁义”;可秦朝正是因为没能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施行仁义,才致使国家迅速灭亡的。这里所表达仍旧是“攻守之势异”和“仁义不施”间的转折关系。
  第三,笔者的理解与文章本身的结构安排是照应的。作为政论,《过秦论》(上)的基本结构安排是先叙史实后作论断。第1、2段相继叙述了秦王朝势力的崛起和进一步扩张,这是攻势,崇尚“诈力”;第3段则叙述了秦始皇统一全国,这便转入守势,取“愚民、弱民、防民”之策,仍是“诈力”政策的延续;第4段叙述了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意在提出问题:秦兼并天下时,以贪诈之术侵吞各国取得成功,为什么统一天下之后,沿用原先的方针,却发生了覆灭的命运呢?这便自然导入到文章第5段的论断:攻守形势不同了却没有施行仁义。这里表达的依旧是转折关系,且“攻守之势异”照应了文章的1-3段,“仁义不施”则照应了秦始皇的“愚民、弱民、防民”政策,结构显得更严谨了。
  第四,笔者的理解有利于落实虚词“而”的用法。依据原句结构,“而”的前后都是主谓短语,“而”作连词是毋庸置疑的。但“而”所表达的关系却无法落实,因为不管将其理解为何种关系(如修饰、并列、因果、承接等),都无法符合原文意思。如将“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改为“攻守之势异而仁义不施也”,那么“而”的用法便非常清晰了,它应是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释为“但、却、可是”等义项。
  综上所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应是“攻守之势异而仁义不施也”的笔误。
  
  刘正常,教师,现居湖南茶陵。